胡耀邦与第四次文代会
胡耀邦任中宣部部长后,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带到了中宣部。胡耀邦针对宣传部门如何管好文艺工作,明确提出:宣传部门要做好工作,一定要做“双百方针”的促进派。过去,我们在这方面是不成功的,“文革”前就是当把关的审查委员会。 “四人帮”藉此打倒了文艺战线上许多老同志,这种恶劣作风不彻底清算,百花齐放怎么搞得好呢!
1979年1月2日,刚刚恢复工作的中国文联举行迎新茶话会。这是首都文艺界十多年来未有过的盛会。出任中宣部部长才一周的胡耀邦正式与文艺界近三百多位知名人士见面。他先请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兼文化部长的黄镇宣布:文化部和文学艺术界在 “文化大革命”前17年工作中,虽然在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过程中,犯过这样和那样“左”和右的错误,但根本不存在“文艺黑线专政”,也没有形成一条什么修正主义“文艺黑线”。林彪、“四人帮”强加的诬陷不实之词,应该彻底推倒,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这就第一次公开、彻底否定了“文艺黑线”论。
接着,胡耀邦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着重谈到党的宣传部门要树立新风,建立党与文艺界的新关系。
这个新的关系是什么呢?就是党的宣传部门应该是文艺界同志们前进过程的“服务站”。这个“服务站”大概要有这几个部门:一个是文艺“问讯处”——指出文艺的方针、路线,给文艺创作以指南;一个是“资料室”——为文艺创作提供过去和现在的资料;一个是“休息室”——歌手们口渴了,有一杯凉白开喝;第四,还有个“医疗室”,假使我们的文艺工作发生了“感冒”,嗓子哑了,总要搞些“清凉剂”;第五,还要有个“修理室”,歌手们的乐器坏了,总得需要修理修理。这后面两个就是同志们讲的文艺评论和批评。这两个我们不懂,请一些专家和人民群众来做,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把百花开得更鲜艳。
胡耀邦的讲话,受到文艺界人士热烈欢迎。
胡耀邦作出召开第四次文代会的决策后,文艺界的同志都很振奋,一些老同志更是感慨万千。夏衍说,文代会19年未开了,打倒 “四人帮”也有两年多了,去年文联的扩大会议就说要在适当时机召开,可是,为什么老是说准备,始终就是不下来?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三中全会后,耀邦同志当了中宣部部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的思想路线,第四次文代大会召开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1979年3月,茅盾写了一封信给文联筹备组的林默涵,说希望第四次文代大会能开成一个团结的会,开成一个大家心情舒畅、真正百家争鸣的会,开成一个向21世纪跃进的大会。他希望把全国知名的老作家、老艺术家、老艺人都请来参加这个会,特别是70岁到80岁的,最好应该来的一个都不遗漏。另外,他还建议中组部过问一下对老作家、老艺术家落实政策的问题。
这封信转到了胡耀邦的手上,他看了深有感触。文艺界不知有多少为革命作过很大贡献的作家、艺术家遭受了冤屈,还没有回到文艺战线上来。他说,邓颖超同志就叮嘱过他,过问一下阳翰笙同志工作的事。胡耀邦立即指示,要中组部、中宣部、文化部、全国文联联合召开文艺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座谈会。
这一座谈会3月底在北京举行。会议以后,茅盾的建议都在文代会的筹备工作中得到落实。全国文艺界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进度也大大加快。尤其是在几个大案中受到迫害的一些知名人士,迅速得到了平反昭雪,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这就为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做好了坚实的组织准备。
到1979年9月,第四次文代会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周扬的报告起草好了,胡耀邦看后,决定将报告初稿,仿照制定中央文件的办法,发给大家讨论、修改,组织一两百人参加,以文化界为主,宣传部门和理论界都要有人,以便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使报告成为一篇既有理论探索和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规律,又实事求是地总结我国文艺界30年经验的大文章。胡耀邦还决定周扬、阳翰笙、林默涵、夏衍都参加即将召开的第四次文代大会的领导工作。
1979年10月30日,茅盾宣布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此次大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复兴的新时期。(摘自 《胡耀邦在历史转折关头 (1975-1982年)作者韩洪洪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