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求官
杜甫平生有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出身于“奉儒守官”家庭的杜甫试图走科举之路,但几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及第。于是,他曾试图另辟蹊径,不断向权贵投诗,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却无济于事。
天宝十年(751年),已在长安漂泊5年、靠“买药都市,寄食友朋”艰难度日的杜甫,终于抓住了一次直接向皇帝自荐的机会。这年正月初八、初九、初十,唐玄宗连续三天举行祀太清宫、祀太庙、祀南郊三大典礼。杜甫赶紧撰写了《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三篇赋,合称“三大礼赋”,连同求官信一起进献唐玄宗。
杜甫的求官信是这样写的:“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诸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杜甫的求官信写得简洁明晰,先把老祖宗搬出来说了说,接着介绍了自己当前的落魄处境,之后乞求皇帝赐给他一官半职。“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确实写得怪可怜和低声下气的了。唐玄宗看了他的求官信和“三大礼赋”后,觉得杜甫是个人才,安排杜甫待制集贤院,等候任用。在苦苦等待4年之后,杜甫终于在集贤院找到了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