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卫国战争!
从七七事变起,中国人民在国民政府和蒋先生的领导下(当时的中共还不是执政党,军队也只有在陕北的区区两万人),在中共抗日统一战线的感召下(中流砥柱不能忘)开始了长达八年轰轰烈烈的伟大卫国战争。(不逊于苏联卫国战争!)
1.战争初期国民政府的战略决策。
蒋先生早在一九三二年即“九一八”事变后一年,便萌生了“修好西南、以为将来的抗战做大后方”的持久战思想,。在一九三五年,他又宣誓似地说:“只要我们能够坚守住云、贵、川三个省,哪怕是丢失了关内的十五个省,我们都一定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时,他终于决策了“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持久战大战略,一方面命令津浦、平汉和平绥三线的我军对日军进行节节抵抗,而且诱敌造成上海“决战”的态势,从而迅速地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的美梦。当时日寇企图“由北向南分线切割我后方战场,根绝我建立西南大后方,并要将我军由西向东赶到大海里面去的”。中国军队贯彻了蒋先生的这一战略决策,在上海与日军进行了一场大决战(淞沪会战)。我方共计投入七十余万兵力(包括中央军的精锐主力德械师)在长达3个月余的战斗中将日军大部兵力吸引到了上海。由此我军方安计划向西撤退,保住了我们的战略大后方。
2.卫国战争期间我军的重大牺牲。
除了七七事变之前的东北人民自组联军抗日,和蒋先生领导与决策的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战即榆关、热河、长城三大战役以外(蒋先生当时直接从江西“剿匪”前线飞往长城抗战前线指挥作战)),自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的八年间,国军曾发动大型会战二十二次,大型战斗一一一七次,小型战斗二万八千九百余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达三百二十一万一千四百一十九人,空军阵亡四千三百二十一人,毁机二四六八架。海军舰艇几乎打光。其中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军将军就有二百位之多,自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三年,从中央军校毕业的大约二万五千名青年军官中,就有一万名壮烈牺牲在全面抗战爆发的前四个月。在历次大型会战和战斗中,国军官兵象淞沪会战·山海关保卫战那样,整连、整团、整师地为国捐躯者,屡见不鲜。历史的事实尤如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蒋介石不但自始至终地坚持抗战,而且自始至终地顽强地领导着抗战。”他总是亲临前线英勇沉毅,最后撤退以身效行,甚至数次险被敌人所害的事迹,至今仍使得中国人感慨万端。(参见:一九九一年由北京团结出版社所出版的《蒋介石传》,一九九三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民党——一九三七》)
3.伟大的卫国战争的重大贡献。
一是保存了我们伟大民族的血脉,使得在历史上曾三次遭遇外族入侵的中华民族,虽然宋亡于了元,明亡于了清,但是中华民族却没有亡于日本!这实在是比天还要大的功劳。
二是它告诉了全世界,中国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坚力量和领导力量,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直接的和关键性的贡献。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在他的演说中这样说道:“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败了……那将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而调往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规模进攻,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合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途就不堪设想了……。”美国著名教授易劳逸先生则在他《毁灭的种子》一书中,为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说出了这样的公道话:“为国民党军队说一句公道话,它与一个在组织、训练、装备上占绝对优势的敌军的战斗中,整整坚持了八年,与法国——它对德国的抵抗仅仅六个星期便崩溃了,和英国 ——它则从美国获得了大量的物资支援,比较起来,国民党军队的抵抗,乃是一个决心和自立的奇迹。他积极地战斗在上海、南京、华北和华中平原,彻底地挫败了日本人对速决胜利的期望,自己也遭受了可怕的损失。然后,他们从沿海地区撤退,远离交通网络所能达到的地区,转向了消耗战的战略,从而使日军陷于中国辽阔的国土而不能自拔。这一顽强抵抗,对于反轴心国的整个盟军的努力,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亚洲大陆上拖住了大约一百万日军,否则这些日军便会用于太平洋地区对于西方盟国越岛部队的战斗。如果历史在一九四五年之后对国民党人仁慈一些,如果没有内战,如果战后年代国民党能够成功地在大陆建设一个稳定的国家,现在的历史学家们将会把国民党人对日本侵略的抵抗,作为一篇大无畏的英雄史诗来叙述。然而,由于战后的垮台,国民党军队在战争中的积极贡献,便不可避免地被它的失败掩去了光彩……”。
三是因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不仅在战争中废除了百年来压在中华民族头上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而且在战争中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五大领袖国之一,联合国三大宣言起草国之一和联合国四大创始会员国之一。使得近代以来备受欺凌和侵略的中华民族,获得了从来不曾有过的世界地位。一九四三年二月四日,重庆人民为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而狂欢的情景,实在是催人泪下。而孙中山先生就曾将“废除不平等条约”当作中国国民革命成功的第一个标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史》一书,不仅将当时的情景作了极其动人的描述,而且将人民在狂欢中所高唱的歌曲重新发表如下:
五十年革命流血,
五年半作战牺牲,
挣断了枷锁,
唤回了汉魂,
埋葬了沉重的历史,
展开了民族的新生,
正义已获得申张,
(然而,令人痛心的却是:曾坚持长期英勇抗战的国民党官兵们,因内战的原因,其幸存者中绝大多数于四九年之后,成了“历史反革命分子”。或被处死,或被劳改、劳教,或被监督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