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肩吾
北宋道士施肩吾,字希圣。自号华阳子。九江(一说湓浦,今江西九江一带)人。
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
其活动时代约当10世纪下半叶至11世纪上半叶的北宋初中期。
李竦作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之后的《指元(玄)图序》中有“仆游江南,于南
京应天府遇华阳施真人肩吾希圣者”之句,仁宗时好道之士晃迥曾引及华阳子施肩吾的
《三住铭》,而其本人所作《西山群仙会真记》不避“玄”字(真宗称宋室圣祖赵玄朗
之讳),又当在大中祥符六年之前。上述资料皆可作为其生活年代的佐证。
据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与苗善时《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记载,施肩吾初
得一托名晋代道士许逊者授其五种内丹诀及神丹诸方,后再遇吕洞宾传授内炼金液还丹
大道,于是隐居西山。道成之日,作诗曰:“重重道气结成神,玉阙金堂逐日新。若记
西山学道者,连余即是十三人。”白玉蟾跋《施华阳文集》云:“李真多以太乙刀圭火
符之诀传之钟离权,钟离权传之吕洞宾,吕即施之师也。施有上足李文英。昔施君授李
一十六字,世罕知者:‘一灵妙有,法界圆通,离种种边,允执阙中。’予偶得之,故
并以告胡栖真,使补其遗云。”
华阳子施肩吾的丹道思想上承钟离权、吕洞宾,并有所发挥。主要内容如下:
(一)推崇“阳神”的生死观和神仙思想。他认为,人的本原为得之道的阳神(又
名“法身”),人有了质体就“阴承阳生”,渐渐阴盛阳消而病老衰亡。为免于轮回死
亡,就应当修阳仙。“纯阴而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阴者,仙也;阴阳相杂者,人也。
唯人可以为鬼,可以为仙”。知此修炼,便可以“超凡入圣,而脱质为仙”。他把仙分
为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按其修炼形、气、神的高低划分,并贬斥佛教的修
行证果为“阴灵之鬼”,“虽曰仙,其实鬼也”②。
(二)识正道、真法和“传道”思想。他不但认为“三教中太上为先”,而且指出
钟吕金丹道才是仙道正宗,并在“炼形化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之前增加
一项“炼法入道”,特别强调“得尊师之一言,自知真伪”③的重要意义。
(三)“三住”和“五行颠倒”、“三田反覆”的修炼思想。
他主张“万形之中所保者,莫先乎元气”,认为“元气住则神住矣,神住则形住矣。
三者住,则命在于我,岂在天耶”④;
“取真气以炼气,于是乎气中有气,其气生神”,如此可“炼神合道”⑤。又称:
“水、火、木、金、土五行也,相生而为子母,相克而为夫妇,举世皆知也,明颠倒之
法,知抽添之理者,鲜矣!上中下、精气神三田也,精中生气,气中生神,举世皆知也;
得返复之义,见超脱之功者,鲜矣!知五行颠倒,方可入道,至于抽添,则为有道之人
也。得三田返复,方为得道,至于超脱,则为成道之人也。”⑥除了提出识道、识法、
识人,还提出识时、识物(水火、龙虎、丹药、铅汞、阴阳)等,对抽添、河车、还丹、
炼形、朝元、超脱、内观、魔难、证验多所论列,并对“性”、“命”、“心”、“魂”、
“魄”、“精”、“神”、“灵”、“道”诸范畴作了诠释。
著作有《钟吕传道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钟吕传道记》)三卷、《西山
群仙会真记》五卷、《华阳真人秘诀》一卷、《三住铭》一卷和《座右铭》等。此外,
《直斋书录解题》又有《真仙传道集》三卷,不著撰者,而《宋史·艺文志》题施肩吾
撰,作二卷;又传钟吕金丹道重要典籍《灵宝毕法》。
注:
① 唐代也有一道士施肩吾,字希圣,自号栖真子。睦州(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分
水人,世家严陵七里濑(一说“洪州人”,乃是就其隐居地而言)。生卒年不详,生当
9世纪,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诸朝。习《礼记》,有诗名。趣尚烟霞,慕神仙轻举
之学。诗人张籍称他为“烟霞客”。唐穆宗元和十五年(820)登进士第(一说宪宗“元
和十年进士”)。长庆(821~824)中,隐于洪州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或说
“文宗太和中,乃自严陵入西山访道”)。他在《与徐凝书》中自谓“仆虽幸忝成名,
自知命薄,遂栖心玄门,养性林壑。赖先圣扶持,虽年迫迟暮,幸免龙钟,其所得如此
而已”。又在《述灵响词序》中称“慕道年久”,览《三静经》而行“三静关”法,以
开成三年(838)正月一日“闭户自修,不交人事”,后“此三者皆应”。著有《西山集》
十卷、《闲居诗》百余首。《全唐文》收有《养生辨疑诀》(或作《辨疑论》)等,
《全唐诗》也收入其诗作。其养生之说亦见于《道枢》。《全唐文》将北宋施肩吾的
《西山群仙会真记序》等编入其作品中,盖误。北宋末、南末初道教学者曾慥在其所编
《道枢》中,凡引唐施肩吾则称栖真子,引北宋施肩吾则称华阳子或华阳真人。
②③④⑤⑥ 《道藏》第4册657页,422页,第20册762页,659~660页,第4册422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