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峭
谭峭为唐末五代道教学者。字景升,泉川(今属福建)人。
幼读经史,属文清丽。父唐国子司业洙,训以进士业,而峭爱好黄老、诸子及《穆
天子传》《汉武帝内传》《茅君列仙内传》等书,立志修道学仙。后辞父出游终南山、
太白山、太行山、王屋山、嵩山、华山、泰山等名山而不复返。其父驰书责之,乃复信
曰:“茅君昔为人子亦辞父学仙,今峭慕之,冀其有益。”父知其求道心坚,亦无可奈
何;而心常念之,每遣家童寻访,并寄以衣物钱帛。峭将父所寄衣赠贫寒人家,钱帛存
放于酒肆。于嵩山师事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
惟以酒为乐,常处醉乡中;夏日穿乌裘,冬著绿布衫,或整天卧于霜雪中,人以为
已死,视之,呼吸如故。状类疯癫。每行吟诗曰:“线作长江扇作天,靸鞋抛向海东边,
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据南唐沈汾《续仙传》载:谭峭后居南岳,炼丹
成,入水不濡,入火不灼,入青城而去。
唐末五代社会动乱,谭峭不求仕进荣显,而以学道自隐。
但他十分关心世道治乱,民生疾苦。乃著《化书》六卷一百十二篇。他认为统治者
的剥削、压迫,是造成人民痛苦,社会动乱的基本原因,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享乐腐化,
是加重剥削压迫,激化社会矛盾的内在因素;提出统治者应用道化、术化、德化、仁化、
食化、俭化,以医治社会弊病,实现天下太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企求安定生活
的愿望。
谭峭本老庄思想,认为世界万事万物皆源于虚,“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最
后复归于虚。他写成《化书》后,交南唐宋齐丘,请其作序传世。宋齐丘遂占为己有,
一时《化书》被名为《齐丘子》,以致南唐沈汾《续仙传》为谭峭立传时,未述及撰
《化书》事。后陈抟揭露宋齐丘欺世盗名的丑行,称:“吾师友谭景升始于终南山著
《化书》,因游三茅,经历建康(今江苏南京),见齐丘,……乃出《化书》授齐丘曰:
‘是书之化,其化无穷,愿子序之,流于后世’,于是杖靸而去。齐丘夺为己有而
序之耳。”①自此,始正名为《谭子化书》,或称《化书》。元人赵道一编纂《历世真
仙体道通鉴》的谭峭传,即在《续仙传》的基础上补叙了陈景元所述陈抟揭露宋齐丘夺
《化书》一事。
据《泉州府志》载称,南唐主曾赐谭峭以紫霄真人之号。
明万历(1573~1619)年间,王一清(号体物子)作《化书新声》时,在其序中称
“紫霄谭真人《化书》”。②表明道门中亦称谭峭为紫霄真人。故后遂出现将作《化书》
的紫霄真人谭峭与正一先生谭紫霄相混淆。南唐沈汾《续仙传》未载谭紫霄事迹,所列
谭峭传,也未记在闽活动及受尊号之事。唯北宋末马令撰《南唐书》,始于《方术传》
中提及“道士谭紫霄,泉州人也,与陈守元相善,事王昶,封正一先生,闽亡,寓庐山
栖隐洞”,并有诸多神奇传说。南宋陆游所著《南唐书》,在方士传中所记“谭紫霄”,
与马令所记大体相同,并增益“自云得道陵天心正法,劾鬼魅,治疾病”等内容。可见
两者所记谭紫霄,是传天心正法的符箓派道士,闽王昶尊号金门羽客正一先生,晚隐并
终卒庐山栖隐洞。而五代沈汾《续仙传》所记谭峭,为丹鼎派道士,在南岳炼丹,后入
青城仙去。二人互不相涉。因此,《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已将谭峭与谭紫霄分别立传。
称“金门羽客姓谭氏名紫霄,一云子雷,其先北海人也”。并明确指出《化书》为谭峭
所著。到了清初,则又出现《化书》为谭紫霄所著及将两谭事迹相混淆之事。为康熙二
十三年(1684)刻本《福建通志》卷五十一《仙释》栏载:泉州府“谭紫霄,幼聪警,
及长嗜黄老,得辟谷养气之术。尝作《化书》,授宋齐丘令为序,齐丘因攘为己作。”
乾隆二年《福建通志》卷六十《方外》栏所记谭紫霄,则仅摘录马令《南唐书》,而不
言作《化书》事。和坤等所撰的《大清一统志》在《泉州府·仙释》栏则又称“谭紫霄……
尝作《化书》,授宋齐丘,后尸解去”。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所编《福建通志》中
的“谭紫霄”只综述马令《南唐书》和陆游《南唐书》关于谭紫霄的资料,而不言作
《化书》及有关谭峭的经历,才又恢复元以前的状况,将符箓派的谭紫霄与作《化书》
的谭峭分别开来。
注:
① 《化书后序》
② 《道藏辑要》危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