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 晚近研究长平之战的撰述 - 长平之战

历史今天:2004年5月3日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2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1. 国学
  2. 历史军事
  3. 军事专题
  4. 长平之战

三、 晚近研究长平之战的撰述

  晚近以来,直接论述长平之战者,从严格意义上说,可以认为在本世纪40年代才开始而陆续发展起来。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49年版)于《七国兴亡》节,除了就前述诸历史文献有关记载作出极简要概括外,更将是役置于整个历史之中加以论述,即涉及这个重大历史事件之前因后果。前者为秦推行“远交而近攻”(《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直指三晋,各个击破之产物;后者为终于从根本上战胜关东最后的强国赵,从此形势急转直下,六国迅速瓦解,秦的统一行将来临了。继有杨宽著《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相继刊行,皆详于范书,论述则差相参差。1981年,北京出版社有《中国历代史话·春秋战国史话》行世,又详于诸书,行文通俗生动,论述亦大体仿佛。
  
  1972年,台湾三军大学有《中国历代战争史》之著(转引军事译文出版社1983年翻印发行本),于第二册秦昭襄王之扩张战五《长平会战》节,首先论述了战争起因,是秦国自前后两次奇袭赵要塞阏与失败后,认识到在地缘上超越韩、魏以攻赵是行不通的,更接受了范睢“远交近攻”之策,遂先攻韩、魏尔后蚕食齐、赵,爰有长平之战;其次进一步指出是时秦已占有魏的安邑(今夏县西北)、新垣(今垣曲东南)、曲阳(今河南济源西)、南阳(今济源迤修武一带)、轵邑(今济源南),欲由此地区攻赵,必须先略取韩之上党云云。1979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刊行武汉部队司令部军事资料研究组《中国古代战争一百例》,于《秦赵长平大战》篇,认为是役秦方倾国出动,在军事上反映了当时战争中对集中兵力这一重要军事原则的认识和运用,有了飞跃的提高,并创造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大规模歼灭战的范例;秦之所以大获全胜,除了它在政治上、经济上的一般优势外,还在于巧妙地将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军事斗争有机地揉为一体。
  
  其所附《秦赵长平之战示意图》,赵进军路线为邯郸——长平——泫氏(高平)——长平;秦进军路线则有南北两线,北线为安邑(夏县西北)——南阳——野王(沁阳)——泫氏(高平)——长平,南线为宜阳——缑氏(偃师)——荥阳——长平。198]年,中华书局刊行了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中国古代战争战例选编》,不仅指出秦之大胜出于在列国中封建制发展较快、经济实力较雄厚,成功地运用了“远交近攻”策略和离间瓦解敌军、避实就虚的战法;还论证了赵方失败在于赵卫策略上贪利受地与不搞合纵,在军事上对敌强我弱态势缺乏认识,以至以赵括的盲日出击取代廉颇的坚壁疲敌。
  
  从不同视角对长平之战进行专题研究者,张颔先生在《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第2期著文《古长平战场资料研究》,认为研究长平之战,不应像某些旧史家若何晏、司马光、王守仁那样,只单纯地从秦坑赵俘考虑善恶得失,其实这一点不过只宜作为处理俘虏的一种方法看待,惨则惨矣,亦自有其客观因素;重要的在于着眼秦国赢得这次战役的整个因素,即“当时的秦国已经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富强先进的国家,无论经济上、社会制度上、军事上以及作风上,都有它取得战争胜利终于统一六国的内在因素”。作者除了扼要指出秦之胜,还有白起佯败而纵奇兵、绝粮道的经验,赵之败有贪大利而坐受上党的教训等一系列战略战术上的经验教训值得探讨外,着重就50年代出土的与是役有关的文物和相沿地名,作了尽可能地汇集和论述,可谓一项新的很有意义的基础研究。
  
  张景贤先生在《历史教学》1982年第9期、1983年第1l期先后著文《长平之战时间考辨》、《长平之战时间再辨》;杨宽先生在《历史教学》1983年第3期、1983年第11期先后著文《关于长平之战的时间》、《再谈长平之战的时间》。二者都是特地就是役持续时间进行论证。前者对史学界长平之战历时三年的传统说法作出考辨,认为长平之战作为一次战争,“应该从秦、赵双方军队在长平开始接战作为战争的爆发,到分出胜负停止军事冲突而告结束”为战争持续时间,依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史记·赵世家》等史料,是役实际上由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四月至九月,仅历时六个月,而历时三年之说系把在此之前的由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秦韩一秦赵上党之战也合计于长平之战的范围之内,亦即将上党之战和长平之战两役混为一谈了。后者则佐以《吕氏春秋·应言篇》“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口”等的记载,认为是役应从《史记·秦本纪》所说“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计起,即“上党降赵,秦因攻赵”,长平之战事实上已经爆发,而两军经历数载“相距”小打,终成短期大规模决战;长平之战六个月之说,系论者惑于《史记·秦本纪》为了行文方便把历时三年的长平之战都记在战胜之年而形成的误解。
  
  宋裕先生在《晋阳学刊》1983年第3期著文《白起坑赵卒有“四十万”吗》,又于《河北学刊》1990年第6期著文《长平之战的真象》。两文通过当时赵国可能有的人丁总数以及可能征发长平的兵力的一般考证推理,认为所谓白起坑赵:卒“四十万”是夸大之辞;而从白起敢于用仅25000人去绝赵军后路、堵截援兵,以5000骑可分割穿插赵军中路看,赵军“四十万”是不可能的;是役前期廉颇拒王92屡败而改取守势,只能以赵兵力薄弱解释;又赵军几经突围不成,赵括赤膊上阵以至身亡,说明于时赵兵所剩已不多,“长平之战不过是一般的大战”。邵服民先生在《赵国历史文化论丛》(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著文《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兵力质疑》,亦认为秦“斩首虏四十五万”是可疑的;指出秦军是为攻韩薄弱地区上党而来,并非来打一场歼敌数十万人的会战,赵亦不会为此一役发空国之兵;赵军被分割为二,不能迂回腾挪,说明地形险要而狭小,实地考察省冤谷(谷口)虽比《寰宇记》所称“六十步”略大一些,但在此坑杀40万众绝难实施,“白起或未有杀降,……或杀降数目距四十万人相去甚远”。
  
  石泉教授在《赵国历史文化论丛》著文《秦赵长平之战与邯郸保卫战的历史教益》,有关是役部分除了把战场具体到今高平丹河西岸外,着重就以下问题作了论证:当初赵接纳韩上党在战略上得策抑或失策?上党高地客观上是邯郸四部战略屏障,与其听任秦占领后居高临下攻击邯郸,不如赵率先占有这个战略要地据以防卫邯郸,是以接纳上党本非失策,长平惨败的根本原因并不在此;赵王惑于华而不实,妄听反间,以唯有刚愎自用而无实战经验的赵括,取代久经经沙场、持重富谋的名将廉颇为统帅,招致误军误国,教训是惨痛的;赵括逞强贪功,一俟拜将,“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削弱了士气和战力,破坏了指挥系统,更盲目倾巢出击,陷于被包抄、分割,更粮断、援绝,战力丧失,士气瓦解,直至全军崩溃;白起杀降属于严重的历史性罪过,说明这位优秀军事家,在政治上却是毫无战略眼光的蠢人,其作为延缓了而不是加速了统一。
  
  李民先生等在《赵国历史文化论丛》著文《纵横战争与长平、邯郸两役的成败》,从当时整个纵横战争的视角观察分析长平之战,认为于时秦国与东方六国的矛盾最为尖锐,时其连横战争不利;但由于秦行“远交近攻”,取得了连横战争的主动权。赵国尚有实力,只要六国一致抗秦,总体力量乃大于秦,固可赢得合纵战争;但由于赵战前在东方扩张,战时亦不能坚定抗秦,以至与秦媾和,导致东方各国作壁上观,“其他东方国家若能派兵相救,或袭击秦军后方,断其粮道,或供应赵国军粮,长平之战的结局决不会如此!虽然长平之战成败的具体因素很多,但那均是纵横战争风云的星星点点”,长平、邯郸两役截然不同的结局可证,应该科学地估价合纵抗秦的历意义。
  
  褚良才先生在《先秦军事研究》著文《白起的军事艺术》,认为白起“是战国诸多名将中唯一一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将军”,由于长平大规模杀降而为一些史家所不齿。文章认为,长平之战中,白起从廉颇坚壁固守被撤职,推知赵括必大举进攻,可谓“料敌详审,心战为上”,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因应对策;避免与赵40万大军无把握地作整体混战,而以奇兵对敌分割、绝粮、断援制胜;决战前阴为上将军而以运筹稳操胜券,战前先下南阳、野王而致会战中韩、魏难以为援,防守时静如山岳而进攻时动如江河,是为“一稳二准三狠”。作者主张对白起进行历史的客观评价,加强其军事实践艺术的研究与镜鉴。
  
  郭一峰、张广善先生在《文物季刊》1992年第4期发表《高平县出土“宁寿令戟”考》,就1986年高平县铺上村出土,的战国青铜兵器“宁寿令戟”,首先对其形制和铭文作了详尽披露(附宁寿令戟、宁寿令戟铭文照片)后,依次探讨其国别年代及铸造地点、中山国冶铸业情况分析、兵器刻辞辞例新发现、与长平之战相关的问题等。作者着重指出,“宁寿令戟”出土地点正当秦赵长平之战古战场的中心部位,其形制属战国兵器;其铭文“十六年宁寿令余悬,上库芾(工币合文,工师)卓进、工固执齐”,进而论证了此战国旧物属赵兵器,系铸造于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之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镇),由赵灵寿令余 监造、工师卓送主管、工固执齐制造;最后强调“宁寿令戟”的出土,“是关于长平之战的一件重要实物例证的发现”,对长平之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在《文物》1996年第6期发布《长平之战遗址永禄1号尸骨坑发掘简报》,就1995年冬季对高平市北7千米永禄村一带一—近年陆续发现的10余处长平之战遗址尸骨坑之一——永禄l号尸骨坑,所作抢救性发掘,依次对尸骨坑的地貌地层、出土文物、入骨观察等提出具体报告,是为从考古学的视角,集中对当年白起杀降的实施方式——多属先击杀致死而后乱葬掩埋,作了足资征信的论证,并附有出土尸骨和赵国刀币照片。
  
  常四龙先生在《沧桑》1996年第4期著文《秦坑在何处——长平之战永禄村尸骨坑的发掘与探讨》,由唐玄宗早年作潞王时在当今高平西北2.5千米谷口始修骷髅庙,以祀长平之战中为白起坑杀40万赵卒写起,通过出土于高平永禄1号尸骨坑的尸骨及遗物,论证了白起坑赵卒40万于谷口之说是不实的,而“从高平城往北,到永禄一带,包括王报、寺庄、箭头、围城等地,东西两山之间的丹河谷地,应是当年长平之战的主要战场,也是赵卒投降的地方,因此也应是白起坑杀赵卒的地方”。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