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太阳主表,为一身之外藩,总六经而统荣卫。凡外因百病之袭人,必先于表。表气壮
,则卫固荣守,邪由何入!经曰: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是也。若表气虚,则荣卫
之气不能御外,故邪得而乘之。经曰:虚邪不能独伤人,必因身形之虚而后客之也。
卫,阳也。荣,阴也。风,阳邪也。寒,阴邪也。邪之害人,各从其类,故中风则卫
受之,伤寒则荣受之。卫分受邪,则有汗为虚邪,桂枝证也。荣分受邪,则无汗为实
邪,麻黄证也。荣卫俱受邪,均无汗,皆为实邪,大青龙证也。大纲三法,用之得当
,其邪立解,用违其法,变病百出。缘风为百病之长,故以风中卫列为上篇,寒伤荣
与风寒两伤,列为中、下二篇。其条目俱详于本篇之下,俾读者开卷了然,有所遵循
也。
0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
太阳膀胱经也。太阳之为病,谓太阳膀胱经之所为病也。太阳主表,表统荣卫,风邪
中卫,寒邪伤荣,均表病也。脉浮,表病脉也。头项强痛恶寒,表病证也。太阳经脉
,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连风府,故邪客其经,必令头项强痛也。恶寒者
,因风寒所伤,故恶之也。首揭此条,为太阳病之提纲。凡上、中、下三篇内称太阳
病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按】
荣卫二者,皆胃中后天之谷气所生。其气之清者为荣,浊者为卫。卫即气之慓悍者也
,荣即血中之精粹者也。以其定位之体而言,则曰气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荣
卫。荣行脉中,故属于阴也;卫行脉外,故属于阳也。然荣卫之所以流行者,皆本乎
肾中先天之一气,故又皆以气言,曰荣气 、卫气也。
【集注】
滑寿曰:脉在肉上行,主表也。
方有执曰:表即皮肤,荣卫丽焉。故脉见尺寸俱浮,知病在太阳表也。项,颈后也。
恶寒者,该风而言也。风寒初袭而郁于表,不能再胜风寒之外忤,故畏恶之。
程应旄曰:太阳经之见证,莫确于头痛、恶寒,故首揭之。
吴人驹曰:头为三阳之通位,项为太阳之专位,有所障碍,不得如常之柔和,是为强
痛。
0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注】
太阳病,即首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之谓也。卫为表阳,风属阳邪,风邪中人,则
卫受之,从其类也。风中于卫即发热者,以风、卫,皆阳,其性本热,故变热甚捷,
不似伤寒待其闭郁而始热也。卫病不能固表,又为阳邪所蒸,故腠理?而汗出也。汗
出表虚,为风所忤,故恶风也。风性柔软,故脉缓也。此承上条言太阳病又兼见此脉
证者,名曰中风,以为中风病之提纲。后凡称中风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集注】
方有执曰:脉缓即下文阳浮而阴弱之谓,言既有如首条所揭之太阳病,加之发热,汗
出,恶风而脉缓者,则其病乃是触犯于风所致,故名中风。
汪琥曰:中风,非东垣所云中府、中藏、中血脉之谓。盖中字与伤字同义。仲景论中
,不直言伤风者,恐后学不察,以咳嗽、鼻塞、声重之伤风,混同立论,故以中字别
之也。脉缓当作浮缓看,浮是太阳病脉,缓是中风脉。中篇紧脉,亦当仿此。
03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
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注】
太阳中风,即上二条合而言之,又详举其证以出其治也。后凡称太阳中风者,皆指此
脉此证也。阴阳指荣卫而言,非指尺寸浮沉也。阳浮,即越人曰:三菽之浮,肺之浮
也。肺主皮毛,取之而得者,即卫分之浮也。六菽之浮,心之浮也。心主血脉,取之
而得者,即荣分之浮也。荣分之浮较之卫分之浮,则无力而弱,故曰:阳浮而阴弱也
。卫为风客,则卫邪强而发热矣。故曰:阳浮者热自发。荣受邪蒸,则荣不固而汗出
矣。故曰:阴弱者汗自出。荣卫不和,则肌表?缓,故有啬啬之恶寒,淅淅之恶风,
翕翕之发热也。然在皮肤之表,非若伤寒之壮热无汗,恶寒虽近烈火而不减,恶风虽
处密室而仍畏也。皮毛内合于肺,皮毛不固,风邪侵肺,则气壅而鼻鸣矣。胸中者,
阳气之本。卫阳为风邪所干,不能敷布,则气上逆而为干呕矣。故宜桂枝汤,解肌固
表,调和荣卫也。
【集注】
程应旄曰:啬啬恶寒者,肌被寒侵,怯而敛也。淅淅恶风者,肌因风洒,?难御也。
翕翕发热者,肌得热蒸,合欲扬也。啬啬、淅淅、翕翕字俱从皮毛上形容,较之伤寒
之见证,自有浮、沉、浅、深之别。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
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
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当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
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
、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按】
桂枝汤方,桂枝下有「去皮」二字。夫桂枝气味辛甘,全在于皮,若去皮是枯木矣, 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宜删此二字,后仿此。
【方解】
名曰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芍药酸寒,酸能收敛
,寒走荣阴。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荣中有调
卫之功。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中。甘草甘平,有安内攘
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
,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荣,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相和也。而精义
在服后须臾,啜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少 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又妙在温覆令一时许,??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
法也。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禁人以不可过汗之意也。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
,乃解肌发汗、调和荣卫之第一方也。凡中风、伤寒,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
皆得而主之。其它但见一二证即是,不必悉具。故麻、葛、青龙发汗诸剂,咸用之也
。若汗不出,麻黄证也。脉浮紧,麻黄脉也。固不可与桂枝汤。然初起无汗,已用麻
黄发汗,汗解后复烦,脉浮数者;与下后脉仍浮,气上冲者;及下后下利止,而身痛
不休者,经中皆用此以解外。诚以此时表虽未解,腠理已?,邪不在皮毛,而在肌肉
。且经汗下,津液已伤,故脉证虽同麻黄,而主治当属桂枝也。粗工妄谓桂枝汤专治
中风,不治伤寒,使人疑而不用。又谓专走肌表,不治他病。不知此汤,倍芍药生姜
,加人参,名桂枝新加汤,用以治荣表虚寒,肢体疼痛;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
,用以治里虚心悸,腹中急痛;再加黄耆,名黄耆建中汤,用以治虚损、虚热、自汗
、盗汗。因知仲景之方,可通治百病也。适寒温服,啜热稀粥以助药力,欲使谷气内
充,易为酿汗也。温覆令一时许,微似有汗,不令如水流漓,谓不可过汗也。盖取汗
,在不缓不急,不多不少,缓则邪必留连,急则邪反不尽。汗多则亡其阳,汗少则病
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谓病轻者,初服一升病即解也。停后服,不必尽剂,谓不
可再服第二升,恐其过也。若不汗,更服,依前法,谓初服不汗出未解,再服一升,
依前法也。又不汗后服,谓病仍不解,后服第三升也。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谓服此第三升,当小促其服,亦不可太缓,以半日三时许为度,令三服尽,始适中其
服之宜也。若病重者。初服一剂,三升尽,病不解,再服一剂,病犹不解,乃更服三
剂,以一日一夜周十二时为度,务期汗出病解而后已。后凡有曰依服桂枝汤法者,即
此之谓也。
04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注】
此释上条阳浮阴弱之义也。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卫为风入则发热,邪气
因之而实,故为卫强,是卫中之邪气强也。荣受邪蒸,则汗出,精气因之而虚,故为
荣弱,是荣中之阴气弱也。所以使发热汗出也,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集注】
方有执曰:上言阳浮而阴弱,此言荣弱卫强。卫强即阳浮,荣弱即阴弱,彼此互言而
互相发明者也。救者,解救救护之谓。不曰风邪,而曰邪风者,以本体言也。 05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
【注】
此释上条荣卫不和之证,而又就其时发热汗出者,以明其治也。藏;里也。无他病,
谓里无他病也。有时发热,有时不热,有时汗出,有时不汗出,其表病流连而不愈者
,非荣不和,是卫强不与荣和也。当于未热未汗之时,预用桂枝汤解肌发汗,迎而夺
之,以遏其势,则热退汗敛,而病自愈矣。
【集注】
方有执曰:时以暂言。卫气不和者,表有邪风而不和也。先其时者,言于未发热之先
也。
程知曰:阴虚诸病,亦时发热自汗。若里无他病,而时热自汗,则为卫受风邪,未得
解散,宜于将发之时,先用桂枝汤、乘其欲动而击之。程应旄曰:桂枝为解肌之剂,
而有时云发汗者何也?以其能助卫气升腾,使正气得宣而汗出,与麻黄汤逐邪气,使
汗从外泄者不同。
汪琥曰:及其发热自汗之时,用桂枝汤发汗则愈。苟失其时,则风邪入里,病热必深
,桂枝汤非所宜矣。
06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
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注】
此又释上条荣卫所以不和之义也。言病有时常自出汗者,此为荣气已和也。荣气和而 热仍不解者,则是卫外之气犹不谐,而不与荣气共和谐也。所以荣气虽和,而时时自
汗出,病犹不解也。盖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卫不和,则荣虽和而病不解。故复发
其汗以抑卫而和荣,荣卫和而病自愈矣。亦宜桂枝汤。
【集注】
方有执曰:此与上条同。上以暂言,此言常者,谓无时不然也。上言藏,藏为阴而主
里。此言荣,荣亦阴而主里,以暂言,故其词略;以常言,故其词详,两相互发,义
不殊也。
喻昌曰:此明卫受邪风,荣自汗出之理。凡汗出荣和,而发热不解,是卫强不与荣和 也。复发其汗,俾风邪从肌窍外出,斯卫不强而与荣和矣。正如中酒发狂,酒去其人
帖然也。荣受寒邪,不与卫和,宜麻黄汤亦然。
吴人驹曰:上条发作有时,此时无时。而不自汗出,但热不解者,亦属荣卫不和。盖
荣卫相得之为和,而荣不得独为之和也。
张锡驹曰:卫气者,所以肥腠理,司开阖,卫外而为固也。今受邪风,不能卫外,故
常自汗出而热不解,此为荣气和而卫不和也。
魏荔彤曰:前以桂枝解肌者,和其卫而时发热之热止;此以桂枝发汗者,和其卫而常
自汗之汗止。盖发其表而热解矣。故总结之曰:荣卫和则愈。 07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注】
太阳病,服桂枝汤,外证不解者,可更作服。今初服不惟不解,而反加烦,是表邪太
盛。若遽与桂枝,恐更生烦热。故宜先行刺法,疏其在经邪热,然后却与桂枝,发其
肌腠风邪,俾外内调和,自然汗出而解矣。
【集注】
方有执曰:桂枝全在服法,发汗切要如经。若服不如法,汗不如经,病必不除,所以
反烦。反者、转也,言转加热闷也。风池穴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于耳中,手足少阳
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风府穴在项上入发际,同身寸之一寸。大筋内宛宛中
,督脉、阳维二经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
张志聪曰:风池、风府虽非太阳穴道,乃属太阳经脉所循之部,故刺之以衰太阳之病
势。魏荔彤曰:恐误认此为已传之躁烦,故标出以示人。言不解则太阳之证俱在,但
添一烦,知其非传里之烦,而仍为表未解之烦也。
08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注】
汗之不解而烦,太阳证仍在者,是表邪盛也;有阳明证者,是里热盛也。然亦有欲自
解而未解先烦者,则又为邪正相争,作汗之兆也。当其烦时,解与不解,固不可定,
但诊其六脉俱浮,则知邪欲还表、当汗出而解矣。
【集注】
程知曰:天地郁蒸而雨作,人身烦闷而汗作,当以脉浮决之。设脉不浮则烦,又为入
里之候矣。
程应旄曰:如诊得脉浮,即是邪还于表之兆,切勿妄治其烦,使汗却而当解者反不解
也。
沈明宗曰:夫自解证,有从?解,有从下血而解,有从下利而解,有从小便暗除而解
者,此即太阳战汗之一端。或从脉辨,或从证参,仲景妙义,散见诸篇,务必合参则
备。
09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
【注】
病至六七日,手足阴阳三部脉皆至而浮,忽然大烦,口噤不能言,躁扰不宁者,此邪 正俱实,争胜作汗之象。故曰:必欲解也。
【集注】
成无己曰:手足三部皆脉至,为正气盛,邪气虽甚,必欲解也。
10
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脸,内际黄者,此欲解也。
【按】
脸字当是「睑」字。睑,眼弦也,作脸字非。
【注】
脉和而大烦者,其解未可卜也。若其人目重睑者,是睑覆下垂目欲合也,为阴来济阳
之兆。内际黄者,为胃气来复之征,故曰:此欲解也。
11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
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注】
脉偏胜则病,脉和平则愈。今寸口、关上、尺中三部脉,俱见浮沉、迟数、大小同等
,阴阳和平之象,即有寒热不解之病,虽剧亦当愈也。
【集注】
『内经』曰:寸口、人迎两者相应若引绳,大小齐等者,名曰平人。
程知曰: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谓三部九候无相失也。盖大、不甚大,小、不甚小
,浮、不甚浮,沉、不甚沉,迟、不甚迟,数、不甚数,为冲和平等之象也。
12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
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注】
病谓中风、伤寒也。有初病即发热而恶寒者,是谓中风之病,发于卫阳者也。有初病
不发热而恶寒者,是谓伤寒之病,发于荣阴者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
,以阳合七数,阴合六数也。
【集注】
方有执曰:此推原中原、伤寒之所以始,以要其所以终之意。凡在太阳皆恶寒也,发
起也,愈瘳也。
程知曰:此辨太阳病,有发热,有不发热之故也。风,阳也,卫,亦阳也;寒,阴也
,荣,亦阴也。中风、伤寒均为表证。而风入卫,则邪发于阳而为热,寒入荣,则邪
发于阴而不即热。阳行速,故常过经而迟愈一日;阴行迟,故常循经而早愈一日。观
此,则风寒之辨了然矣。
魏荔彤曰:风伤卫,寒伤荣,既在太阳,则未有不发热者,但迟速有间耳。至于恶寒
则同也。发于阳、发于阴之义,不过就风为阳、卫亦阳、寒为阴、荣亦阴而言,殊未
及于三阴也。
13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
,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
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注】
凡病之起,不外乎阴阳以为病,非阳胜阴,即阴胜阳。凡病之愈,亦不外乎阴阳以为 和,非阳得阴解,即阴得阳解。阳得阴解者,谓日中得病,今日夜半愈也。阴得阳解
者,谓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也。
【集注】
方有执曰:日中、夜半以大略言,余时可仿此意而推也。
14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
不传则愈。
【注】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谓太阳受病,其邪传行六日,三
阳、三阴经尽,至七日已上,三阳、三阴之病日衰,大邪皆去,此不作再经,故自愈
也。再者,再传阳明经也,谓其邪已传经尽,热盛不衰,欲再转属阳明故也。针足阳
明,以泄其热,使其一邪不再传,则愈矣。
【集注】
方有执曰:七日已上者,该六日而言也。
魏荔彤曰:方有执谓针以遏其邪,喻昌谓针以竭其邪,言遏、言竭,皆言泄之也。凡
针刺者,泄其盛气也,故前言刺风池、风府,亦主泄其风邪暴甚之意。因刺法乃治热
之善策,不欲人妄施汗、下、温三法也。言足阳明,自是胃之经穴,必有实欲再传之
势,方可刺之。
闵芝庆曰:太阳受病,以次而终于厥阴为传经尽。诸经受病,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为
行其经尽故也。今有自太阳再传之说,若果传遍六经,厥阴再传太阳,太阳再传阳明
,则何不于厥阴未传太阳之前,预针太阳;而必待传阳明,然后针阳明哉!于此可知
三阴从无再传太阳之病,但转属阳明耳。
15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注】
风家,谓太阳中风也。表解,谓用桂枝汤病已解也。不了了者,不清楚也。言用桂枝
汤其表已解,而犹不清楚者,在经余邪未尽耳。十二日经尽之时,余邪尽,自然愈也
。
【集注】
魏荔彤曰:此条申明太阳中风病愈后,风邪留滞之证,应听其自愈也。
16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重出衍文〕。桂枝本为解肌,若
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注】
夫桂枝汤,本为解肌,中风表虚之药也。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乃伤寒表实
之病,不可与也。当须识此为麻黄汤证,必令误与桂枝汤也。
【集注】
程应旄曰:可与、不可与,在毫厘疑似之间,误多失之于仓卒,须常将荣卫之分别处
,两两互勘,阴阳不悖,虚实了然。不以桂枝误治脉浮紧汗不出之伤寒,自不致以麻
黄误治脉浮缓汗自出之中风矣。
17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注】
酒客,谓好饮之人也。酒客病、谓过饮而病也。其病之状,头痛、发热、汗出、呕吐 ,乃湿热熏蒸使然,非风邪也。若误与桂枝汤服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集注】
成无己曰:酒客内热,喜辛而恶甘。桂枝汤甘,酒客得之,则中烦而呕。
18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注】
凡酒客得桂枝汤而呕者,以辛甘之品,能动热助涌故也。若其人内热素盛,服桂枝汤
又不实时呕出,则益助其热,所以其后必吐脓血也。然亦有不吐脓血者,则是所伤者
轻,而热不甚也。
【集注】
刘宏璧曰:桂枝气味甚簿,酒客不可与者,举一以例其余也。庸工不得其解,每遇热
盛之人,但去桂枝,于甘辛极热之类,全无顾忌,仲景岂意后人如此之愚哉!即如产
后不宜寒凉,所以举一白芍之味酸微寒者以示戒,今祇知除去白芍,于三黄寒凉等药
,反恣用无忌。殊不知圣人一语,该括无穷,味薄者尚不可与,其味厚者可知;微寒
者既在宜禁,而大寒者尤所当戒。世俗不能引申触类,徒以卤莽减裂为事,可见上古
医书,非精详玩味,乌能有得耶!
19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
汤主之。
【注】
太阳中风,本当解肌,若大发其汗,如水流漓,因而遂漏不止,其人必腠理大开,表 阳不固,故恶风也。液伤于内,膀胱津少,故小便难也。液伤于外,复加风袭,故四
肢微急,难以屈伸也。宜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服依桂枝汤法者,是于固阳敛液中,和
荣卫解风邪也。
【集注】
方有执曰:此太阳中风误汗之变证。小便难者,以汗漏不止,必亡阳、亡津液。亡阳
则气不足,亡津液则水道枯竭。且小便者,膀胱所司也。膀胱本太阳经,而为诸阳主
气,气不足则化不行矣。
程知曰:此阳气与阴液两亡,复加外风袭入,与真武证微细有别,真武汤是救里寒亡
阳之失,急于回阳者;桂枝加附子汤是救表寒漏风之失,急于温经者。 桂枝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附子一枚,余依桂枝汤法。
【集解】
柯琴曰:是方以附子加入桂枝汤中,大补表阳也。表阳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矣
。汗止津回,则小便自利,四肢自柔矣。汗漏不止与大汗出同,而从化变病则异。服
桂枝麻黄汤,大汗出后,而大烦渴,是阳陷于里,急当救阴,故用白虎加人参汤。服
桂枝麻黄汤发汗,遂漏不止,而不烦渴,是亡阳于外,急当救阳,故用桂枝加附子汤
。要之,发汗之剂,用桂枝不当,则阳陷于里者多,用麻黄不当,则阳亡于外者多。
因桂枝汤有芍药而无麻黄,故虽汗大出而元府尚能自闭,多不致亡阳于外耳。
20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注】
大烦渴,阳明证也。洪大,阳明脉也。中风之邪,服桂枝汤,大汗出后不解,大烦渴
脉洪大者,是邪已入阳明,津液为大汗所伤,胃中干燥故也。宜与白虎加人参汤,清
热生津,而烦渴自除矣。
【集注】
张璐曰:白虎汤,实解内蒸之热,非治外轻之热也。昔人以石膏辛凉,能解利阳明风
热,若不佐以麻、葛之品,何以走外?此说似是而实非。盖阳明在经之邪,纵使有大
热而不烦渴,自有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等治法,并无借于石膏。 白虎加人参汤方 见阳明篇
21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注】
太阳病三日,发汗后热不解,若仍阵阵发热有汗而不解者,是太阳表证未罢也,则当
以桂枝汤和之。今蒸蒸发热,有汗而不解者,乃属阳明里证不和也,故用调胃承气汤
。
【集注】
程应旄曰:太阳病,三日,经期尚未深也,何以发汗不解便属胃也?盖以胃燥素盛,
故他表症虽罢,而汗与热仍不解也。第征其热,如炊笼蒸蒸而盛,则知其汗必连绵濈
濈而来,此即大便已?之征,故曰属胃也。热虽聚于胃,而未见潮热、?语等证,主
以调胃承气汤者,于下法内从乎中治,以其为日未深故也。
汪琥曰:言太阳病,不可拘以日数,但见属胃之证,即可下也。病方三日,曾经汗矣
,其热自内腾达于外,非表邪不解,乃太阳之邪转属于胃,病热不能解也。
调胃承气汤方 见阳明篇
22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
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注】
太阳病,发汗后,或大汗出,皆令人津液内竭,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当
少少与之,以滋胃燥,令胃气和,则可愈也。倘与之饮,胃仍不和,若脉浮,小便不 利,微热消渴者,则是太阳表邪未罢,膀胱里饮已成也。经曰:膀胱者,津液之府,
气化则能出矣。今邪热熏灼,燥其现有之津,饮水不化,绝其未生之液,津液告匮,
求水自救,所以水入即消,渴而不止也。用五苓散者,以其能外解表热,内输水府,
则气化津生,热渴止、而小便利矣。
【集注】
张兼善曰:白虎治表证已解,邪传里而烦渴者。今脉浮身有微热而渴,乃表邪未得全
解,故用五苓,借桂枝之辛散,和肌表以解微热也。朮、泽二苓之淡渗,化水生津以
止燥渴也。
喻昌曰:脉浮当用桂枝,何以变用五苓耶?盖热邪得水,虽不全解,势必衰其大半, 所以热微兼小便不利,证成消渴,则蓄饮证具,故不从单解而从两解也。凡饮水多而
小便少,谓之消渴。里热饮盛,不可单用桂枝解肌,故兼以利水,惟五苓有全功耳!
程应旄曰:微热字,对下条发热字看,彼以发热在表,则知犯本未深,故邪热蓄而拒
水。此曰微热,则表热犯本已深,故热邪结而耗液。所以不惟与水与五苓主治有别,
而前五苓、后五苓主治亦俱有别也。
23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者,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
苓散主之。
【注】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者,是有表证也。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是有里证也
。若渴欲饮水,水入即消,如前条之胃干,少少与饮,令胃和则愈。今渴欲饮水,水
入不消,上逆而吐,故名曰水逆。原其所以吐之之由,则因邪热入里,与饮相传,三
焦失其蒸化,而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饮热相格于上,水无去路于下,故水
入则吐,小便必不利也,宜五苓散辛甘淡渗之品,外解内利,多服暖水,令其汗出尿
通,则表里两解矣。
【集注】
方有执曰:中风发热,必自汗出,六七日不解而烦者,汗出过多,亡津液,而内燥也
。表以外证未罢言,里以烦渴属府言。欲饮水者,燥甚而渴,希救故也。水入则吐者
,伏饮内作,故外水不得入也。盖饮亦水也,以水得水,涌溢而为格拒,所以谓之水
逆,与五苓散两解表里,汗出而愈也。
喻昌曰:伤风证,原有汗,以其有汗也,延至日久,不行解肌之法,汗出虽多,徒伤
津液,表终不解,转增烦渴,邪入于府,饮水则吐,名曰水逆。乃热邪挟积饮上逆,
故外水格而不入也。服五苓,饮热汤,得汗则表里俱解,是一举而两得也。
五苓散方
猪苓(去黑皮)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朮十八铢 桂半两
右五味为散,更于臼中杵之,白饮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方解】
是方也,乃太阳邪热入府,水气不化,膀胱表里药也。一治水逆,水入则吐;一治消
渴,水入则消。夫膀胱者,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矣。邪热入之,与水合化为病,若
水盛于热,则水壅不化,水蓄于上,故水入则吐,乃膀胱之气化不行,致小便不行也
。若热盛于水,则水为热灼,水耗于上,故水入则消,乃膀胱之津液告竭,致小便无
出也。二证皆小便不利,故均得而主之。若小便自利者,不可用,恐重伤津液,以其
属阳阴之里,故不可用也。由此可知五苓散非治水热之专剂,乃治水热小便不利之主 方也。君泽泻之咸寒,咸走水府,寒胜热邪;佐二苓之淡渗,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则水热并泻也;用白朮之燥湿,健脾助土,为之堤防以制水也:用桂之辛温,宜通阳
气,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泽泻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则小便利,而水不蓄矣。自
朮借桂上升,通阳之效捷,则气腾津化,渴自止也。若发热不解,以桂易桂枝,服后
多服暖水,令汗出愈。是知此方不止治停水小便不利之里,而犹解停水发热之表也。
加人参名春泽汤,其意专在助气化以生津。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发黄,表里
不实,小便不利者,无不效也。 【集解】
程应旄曰:太阳为标,膀胱为本。中风发热,标受邪也。六七日不解,标邪转入膀胱
矣。是谓犯本。五苓散与黄麻、桂枝二汤,虽同为太阳经之药,一则解肌而治表,一
则利小便而治里,标与本所主各有别矣。
【按】
此条谓有表里证者,非发热有汗,口干烦渴,水入则消,小便自利,太阳、阳明之表
里证也。乃发热无汗,口润烦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太阳、膀胱之表里证也。此
病虽未发明无汗小便不利之证,若汗出小便利,则渴饮之水,得从外越下出,必无水
逆之证。仲景用五苓散,多服暖水令汗出愈,其意在利水发汗,故知必有无汗小便不 利之证也。
24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注】
太阳初病,不欲饮水,将传阳明,则欲饮水,此其常也。今太阳初病,即饮水多,必
其人平素胃燥可知。设胃阳不衰,则所饮之水,亦可以敷布于外,作汗而解。今饮水
多,而胃阳不充,即使小便利,亦必停中焦,而为心下悸。若更小便少,则水停下焦
,必苦里急矣。
【集注】
方有执曰:饮水多而心下悸者,心为火藏,水多则受制也。小便少则水停,所以里急
也。
汪琥曰:太阳病,小便利者,是膀胱之府无邪热也。若其人饮水多,此热在上焦,心
火亢甚,小便虽利,而渴饮水多,则水停犯火,必心下悸。若其人饮水多而小便少,
此热在下焦,为太阳邪热,随经入府,水积不行,膀胱之里,必苦急也。
25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注】
上条未发汗,饮水多,胃热津少也。此条发汗后,饮水多,津亡胃干也。而不病心下
悸,苦里急者;盖以水不停于中焦、下焦,而停于上焦,所以攻肺必作喘也。水灌者
,以水浇洗也。饮水多者必喘,是饮冷,冷伤于内也。以水灌之亦喘者,是形寒,寒
伤于外也。均伤肺,故俱喘。
【集注】 魏荔彤曰:此申明本条喘急一证,有因水而成者。盖渴而饮水多之喘,与不渴而灌之
亦喘,其由虽不同,而致病则一也。
26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注】
太阳病,下之后微喘者,表未解也,当以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解太阳肌表,而治其喘
也。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下利脉促,汗出而喘,表未解者,当以葛根黄连黄苓
汤,解阳明之肌热,而治其喘也。今太阳病发汗后,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而不恶寒者
,知邪已不在太阳之表;且汗出而不恶热,知邪亦不在阳明之里。其所以汗出而喘,
即无大热,又不恶寒,是邪独在太阴肺经,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
膏汤,发散肺邪,而汗、喘自止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去节)四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甘草(炙)二两 石膏(绵裹,碎)半
觔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集注】
柯琴曰:石膏为清火之重剂,青龙、白虎皆赖以建功,然用之不当,适足以召祸。故
青龙以无汗烦燥,得姜桂以宣卫外之阳,白虎以有汗烦渴,须粳米以存胃中之液。今
但内热而无外寒,故不用姜桂。喘不在胃而在肺,故不需粳米,其意重在存阴,不虑
其亡阳也。故于麻黄汤法桂枝之监制,取麻黄之专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
之寒,除内蕴之实热,斯溱溱之汗出,而内外之烦热与喘悉除矣。
27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注】
此详上条,受病两途,同乎一治之法也。又有下后身无大热,汗出而喘者,知邪亦不
在表而在肺,故亦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治肺也。彼之汗后喘
,此之下后喘,虽其致病之因不同,而其所见之证不异,所以从其证,不从其因,均
用此汤,亦喘家急则治其标之法也。 【集注】
方有执曰:汗与下虽殊,其为反误致变之喘则一,惟其喘一,故同归一治也。
28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
,心下痞?满,引?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
【按】
下利之「下」字,当是「不」字。若是「下」字,岂有上呕下利而用十枣汤峻剂攻之
之理乎?惟其大便不利,痞?满痛,始属里病;小便不利,呕逆短气,始属饮病,乃
可攻也。发作之「作」字,当是「热」字。若无热汗出,乃少阴阴邪寒饮,真武汤证 也。且「作」字与上下句文义皆不相属。
【注】
太阳中风,表邪也。不利呕逆,里饮也。表邪解者,乃可攻饮也。审其人微汗??不
辍,发热有时,头痛,若仍恶寒,是表未解,尚不可攻。若不恶寒,则为表已解矣。
而更见里未和之心下痞?满,引?下痛,干呕短气,水蓄无所从出之急证,故径以十
枣汤峻剂,直攻水之巢穴而不疑也。
【按】
伤寒表未解,水停心下,呕逆者,是寒束于外,水气不得宣越也,宜小青龙汤汗而散
之;中风表未解,水停心下而吐者,是饮格于中,水气不得输泄也,宜五苓散散而利
之。此皆表未解,不可攻里之饮证也。至如十枣汤与下篇之桂枝去芍药加白朮茯苓汤
二方,皆治饮家有表里证者。十枣汤治头痛、发热、汗出、不恶寒之表已解,而有痞
?满痛之里未和,故专主攻里也。桂枝去芍药加白朮茯苓汤,治头痛、发热、无汗之
表未解,而兼有心下满微痛之里不和,故不主攻里,当先解表也。然其心下?满痛之
微甚,亦有别矣。
【集注】
杜任曰:十枣汤惟壮实者宜之 ,不宜轻用。
方有执曰:乃可攻之,以上喻人勿妄下早之意。??汗出至短气,言证虽有里,犹未
可下。直至汗出不恶寒,方是承上起下,言当下以出其治也。
喻昌曰:此证与结胸颇同,但结胸者,邪结于胸,其位高;此在心下及?,其位卑,
然必表解乃可攻之,亦与攻结胸之戒不殊也。药用十枣,亦与陷胸汤相仿,因伤寒下
法,多为胃实而设,胃实者邪热内盛,不得不用消黄以荡涤之。今证在胸?而不在胃
,则荡涤之药无所用,故取蠲热逐饮于胸?之间,以为下法。
张志聪曰:头痛,表证也。然亦有在里者,如伤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有热者,与承
气汤。与此节之汗出不恶寒而头痛,为表解里有饮,用十棘汤。则凡遇风寒头痛,表
未解之证,当审别矣。
程应旄曰:所可惑者,头痛外惟身汗一证,表里难辨。汗出发热恶寒,则微有表;若 汗出发热不恶寒,则祇从不恶寒处认证,知表已解,里气为饮邪搏结不和,虽头痛亦
属里邪上攻,非关表也。
魏荔彤曰:太阳之邪既入里,宜下矣。又有不下胸膈,不下肠胃,而下心与?下者,
较下结胸部位稍卑,较下胃实部位又稍高,此下中之又一法也。须认明同一下也,证
不同而法自别。盖太阳、阳明之交,必辨表里而施汗下,彼之在里应下,乃邪热挟食
物为胃实;此之在里应下,乃邪热挟水饮为饮实,二者俱必待表解而后下,此大同也
。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大枣(擘)十枚
右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
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
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方解】
仲景治水之方,种种不同,此其最峻者也。凡水气为患,或喘、或咳、或悸、或噎、
或吐、或利,病在一处而止。此则水邪留于中,心腹?下痞满?痛,三焦升降之气阻
隔难通。此时表邪已罢,非汗散之法所宜,里饮实盛,又非淡渗之品所能胜,非选逐
水至峻之品,以直折之,则中气不支,束手待毙矣。甘遂、芫花、大戟三味,皆辛苦
气寒而禀性最毒,并举而用之,气味相济相须,故可直攻水邪之巢穴,决其渎而大下
之,一举而患可平也。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以毒药攻邪,必伤及脾胃,使无冲和
甘缓之品为主宰,则邪气尽而大命亦随之矣。然此药最毒至峻,参朮所不能君,甘草
又与之反,故选十枣之大而肥者以君之。一以顾其脾胃,一以缓其峻毒,得快利后,
糜粥自养,一以使谷气内充;一以使邪不复作,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尽美又尽善也
。昧者惑于甘能中满之说而不敢用,岂知承制之理乎!
29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注】
太阳病外证未解者,谓桂枝汤之表证未解也。凡表证未解,无论已汗未汗,虽有可下 之证,而非在急下之例者,均不可下。下之为逆也。欲解外者,仍宜桂枝汤主之。
【集注】
王肯堂曰:但有一毫头痛恶寒 ,即为表证未解,不可下也。
程应旄曰:若下后外证未解者,仍当解外,有的证用是药,不可以既下而遂谓桂枝汤
不中与也。
汪琥曰:下之为逆;逆者,为病在外而反攻其内,于治法为不顺也。
30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
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注】
太阳病,先发汗表未解,仍宜汗之,而复下之,治失其宜矣。脉浮者不愈,盖以脉浮 ,邪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也。今误下未成逆,脉仍浮,故知邪尚在外,仍宜桂枝
汤解外则愈也。
【集注】
程应旄曰:愈不愈辨之于脉。其愈者,必其脉不浮而离于表也。若脉浮者,知尚在表
,则前此之下,自是误下,故令不愈。从前之误,不必计较,只据目前。目前之证,
不必计较,只据其脉。脉若浮,知尚在外,虽日久尚须解外则愈。有是脉,用是药,
亦不以既下,而遂以桂枝汤为不中与也。
31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
先下之,治不为逆。
【注】
立治逆之法,不外乎表里;而表里之治,不外乎汗下。病有表里证者,当审其汗、下
何先,先后得宜为顺,失宜为逆。若表急于里,本应先汗而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
汗而后下,治不为逆也。若里急于表,本应先下,而反汗之,此为逆也;若先下而后
汗,治不为逆也。
【集注】
程知曰:言汗下有先后缓急,不得倒行逆施。汪琥曰:治伤寒之法,表证急者即宜汗
,里证急者即宜下,不可拘拘于先汗而后下也。汗下得宜,治不为逆。
32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 者必两?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
下血。
【按】
脉促当是「脉浮」,始与不结胸为欲解之文义相属。脉浮当是「脉促」,始与论中结
胸、胸满同义。脉紧当是「脉细数」,脉细数当是「脉紧」,始合论中二经本脉。脉
浮滑当是「脉数滑」,浮滑是论中白虎汤证之脉,数滑是论中下脓血之脉。细玩诸篇
自知。
【注】
病在太阳,误下,为变不同者,皆因人之藏气不一,各从所入而化,故不同也。误下
邪陷,当作结胸,反不结胸,其脉浮,此里和而不受邪,邪仍在表为欲解也。若脉促
者,为阳结实邪之脉,故必结胸也。脉细数,少阴邪热之脉,咽痛,少阴邪热之证;
误下邪陷少阴,法当从少阴治也。脉弦少阳之脉,两?拘急,少阳之证;误下邪陷少
阳,法当从少阳治也。脉紧太阳脉,头痛太阳证;误下邪仍在表,法当从太阳治也。
脉沉紧,寒邪入里之脉,欲呕,胃阳格拒之证;有表误下,邪陷在胃,法当从阳明治
也。脉沉滑,宿食脉,有表误下,协热入里下利,法当从协热下利治也。脉数滑,积
热脉,有表误下邪陷入阴,伤荣下血,法当从下脓血治也。
【按】
脉促固阳脉也,若促而有力为实,则为结胸实邪之证;若促而无力为虚,则为胸满虚 邪之证。故论中有脉促结胸,头汗小潮热者,用陷胸汤攻之;脉促胸满,汗出微恶寒
者,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温之。观此促脉虚实治法,则可以类推矣。
【按】
咽痛,少阴寒热俱有之证也。咽干肿痛者为热,不干不肿而痛者为寒,故少阴论中有
甘桔汤、通脉四逆汤二治法也。
【集注】
方有执曰:凡在太阳皆表证也。误下则变证杂出,而不可以一途拘之。
程知曰:不宜下而下之,诸变不可胜数,此之谓也。今咽痛?急欲呕,是寒邪入里之
变。头痛热利下血,是风邪入里之变。所以然者,脉浮滑数为阳,沉弦紧细为阴也。
程应旄曰:据脉见证,各着一必字,见势所必然。考其源头,总在太阳病下之而来,
故虽有已成坏病、未成坏病之分,但宜以活法治之,不得据脉治脉、据证治证也。
33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
,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按】
四日复下之「之」字,当是「利」字。上文利未止,岂有复下之理乎!细玩自知,是
必传写之误。
【注】
太阳病,谓头项强痛而恶寒也。二、二日见不得卧但欲起之证,谓已传阳明也。心下 ,胃之分也;必结,谓胃分必有结也。若脉实大乃胃分有热而结也,则当下之。今脉
微弱,是胃分有寒而结也,法不当下,不当下而下之,谓之反下。二、三日,正常解
太阳、阳明之表,反下之,表热乘虚入里,必自利。设利自止,是其人胃实而同燥化
,必作结胸矣。今利未止,四日仍复下利,是其人胃虚而同湿化,故必作协热利也。
【集注】
程知曰:此表证误下,有结胸热利之变,不可不慎也。脉既微弱,则是寒结心下,法
当温散。医见心下结,而下之使利,是治之反也。
汪琥曰:太阳病,二、三日,不卧欲起,心下热结,似乎可下;然脉微弱,其人本有 寒分,岂可下乎?
34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表里不解者,桂
枝人参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脉微弱,协热利,互详其证,以明其治也。外证未除,谓太阳病未除,而数
下之,是下非一次也。里因子下而虚,遂协表热而利,利下不止,里虚不固也。心下
痞?,里虚而邪结也,外证既未除,是表不解也,故用桂枝以解表。利下痞?,里因
下虚而从寒化也,其脉必如上文之微弱,故用参、朮、姜、草以温里,此温补中两解
表里法也。若其脉有力者,又当从甘草泻心汤之法矣。 【集注】
喻昌曰:误下而致里虚,外热乘之,变而为利不止者,里虚不守也,痞?者,正虚邪
实,中成滞碍,痞寒而不通也。以表未除,故用桂枝以解之。以里适虚,故用理中以
和之。此方即理中加桂枝而易其名,乃治虚痞下利之法也。
李中梓曰:经云: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与葛根黄芩黄连汤。此则又与桂枝人
参汤。何用药有温凉之异邪?盖彼证但曰「下之」,此则曰「数下之」;彼证但曰「
利下」,此则曰「利不止」。合两论味之,自有虚实之分矣。
程知曰:表证误下,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者,治以葛根芩连。心下痞?者,治以桂枝
、参、朮。一救其表邪入里之实热,一救其表邪入里之虚寒,皆表里两解法也。
程应旄曰:协热而利,向来俱作阳邪陷于下焦,果尔,安得用理中耶?盖不知利有寒
热二证也。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 甘草(炙)四两 白朮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
服,夜一服。
35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
黄连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又言协热利之脉促者,以别其治也。太阳病桂枝证,宜以桂枝解肌,而医 反下之,利遂不止者,是误下,遂协表热陷入而利不止也。若表未解,而脉缓无力,
即有下利而喘之里证,法当从桂枝人参汤以治利,或从桂枝加杏子厚朴汤,以治喘矣
。今下利不止,脉促有力,汗出而喘,表虽未解,而不恶寒,是热已陷阳明,即有桂
枝之美,亦当从葛根黄芩黄连汤主治也。方中四倍葛根以为君,芩连甘草为之佐,其
意专解阳明之肌表,兼清胃中之里热,此清解中兼解表里法也。若脉沉迟,或脉微弱
,则为里寒且虚,又当用理中汤加桂枝矣。于此可见上条之协热利,利不止,心下痞
?,表里不解者,脉不微弱,必沉迟也。
【按】
协热利二证,以脉之阴、阳分虚、实,主治固当矣。然不可不辨其下利之黏秽、鸭溏
,小便或白或赤,脉之有力无力也。
【集注】
成无己曰:病有汗出而喘者,谓自汗出而喘也,是邪气外甚所致。若喘而汗出者,谓
因喘而汗出也,是里热气逆所致,故与葛根黄芩黄连汤,散表邪除里热也。
方有执曰:利与上条同。而上条用理中者,以痞?,脉弱属寒也。此用芩、连者,以
喘汗、脉促属热也。
喻昌曰:太阳病,原无下法,当用桂枝解外,医反下之,则邪热之在太阳者,未传阳
明之表,已入阳明之里。所以其脉促急,其汗外越,其热上奔则喘,下奔则泄。故舍 桂枝而用葛根,以专主阳明之表,加芩、连以清里热,则不治喘而喘止,不治利而利
止。此又太阳、阳明两解表里之变法也。
汪琥曰:误下虚其肠胃,为热所乘,遂利不止,此非肠胃真虚证,乃胃有邪热,下通
于肠而作泄也。脉促者,脉来数时一止复来也,此为阳独盛之脉也。脉促见阳,知表
未解,此表乃阳明经病,非犹太阳桂枝之表证也。喘而汗出者,亦阳明胃府里热气逆
所致,非太阳风邪气壅之喘,亦非桂枝汤汗出之证也。故当解阳明表邪,清胃府里热
也。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觔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甘草(炙)二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集解】
柯琴曰:外热不除,是表不解;下利不止,是里未和。误下致利,病因则同。一则脉
微弱,心下痞?,是脉不足而证有余也;一则脉促而喘反汗自出,是脉有余而证不足
也。表里、虚实,当从脉辨,况弱脉见于数下后,则痞?为虚,更可知也。故用理中
之辛甘温补,止下利化痞?,,又加桂枝以解表。先煮四味,后内桂枝,和中之力饶
,而解肌之气锐,是于两解中寓权宜法也。桂枝证本脉缓,误下后而反促,阳气内盛
,邪蒸于外,故汗出也;热暴于内,火逆上冲,故为喘也;暴注下迫,故为利也。故
君清轻升发之葛根,以解肌而止利;佐苦寒清肃之芩连,以止汗而定喘;又加甘草以
和中。先煮葛根,后内诸药,解肌之力纯,而清中之气锐,又与补中逐邪者殊法矣。
36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
子汤主之。
【按】
若微恶寒者,当是汗出微恶寒方合。若无「汗出」二字,乃表未解,无取乎加附子也
。
【注】
太阳病,表未解而下之,胸实邪陷,则为胸满,气上冲咽喉不得,息瓜蒂散证也。胸 虚邪陷,则为气上冲,桂枝汤证也。今下之后,邪陷胸中,胸满脉促,似乎胸实而无
冲喉不得息之证,似乎胸虚又见胸满之证,故不用瓜蒂散以治实,亦不用桂枝汤以治
虚,惟用桂枝之甘辛,以和太阳之表,去芍药之酸收,以避胸中之满。若汗出微恶寒
,去芍药方中加附子主之者,以防亡阳之变也。
【按】
上条脉促,喘而汗出不恶寒,下利不止,云属实热。此条脉促胸满,汗出微恶寒,不
喘不下利,反属虚寒者何也?上条是里热蒸越之汗,故汗出不恶寒,阳实也,喘而下
利,皆为热也。此条乃表阳不固之汗,故汗出微恶寒,阳虚也,即不喘利亦为寒也。 要知仲景立法,每在极微处设辨,恐人微处易忽也。今以微恶寒发其义,却不在汗出
上辨寒热,而在汗出恶寒、不恶寒上辨寒热;不在脉促上辨寒热,而在脉促之有力、
无力辨寒热。于此又可知不惟在胸满上辨虚实,而当在胸满之时满、时不满、常常满
而不减上辨虚实矣。
【集注】
喻昌曰:此条之微恶寒,合上条观之,则脉促、胸满、喘而汗出之内,原伏有虚阳欲
脱之机。故仲景于此条,特以「微恶寒」三字发其义,可见阳虚则恶寒矣。又可见汗
不出之恶寒,即非阳虚矣。
程应旄曰:有阳盛而见促脉,亦有阳虚而见促脉者,当辨之于有力无力,仍须辨之于 外证也。
沈明宗曰:误下扰乱阴阳之气则脉促,邪入胸膈几成结胸,但结满而未痛耳!故以桂
枝汤单提胸膈之邪,使从表解。去芍药者,恶其酸收,引邪内入故也。若脉促胸满、
而微恶寒,乃虚而局踖,阳气欲脱,又非阳实之比,所以加附子固护真阳也。然伤风
下后之恶寒,与未下之恶寒,回然有别。而汗后之恶寒,与未汗之恶寒亦殊。
桂枝去芍药汤方
于桂枝汤内去芍药,余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37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
子佳。
【注】
太阳病,当汗而反下之,下利脉促,喘而汗出不恶寒者,乃邪陷于里,热在阳明,葛
根黄芩黄连汤证也。今太阳病当汗而反下之,不下利而微喘,是邪陷于胸,未入于胃
,表仍未解也。故仍用桂枝汤以解肌表,加厚朴、杏子以降逆定喘也。喘家,谓素有
喘病之人,遇中风而喘者,桂枝汤皆宜用之,加厚朴杏子为佳也。
【集注】
方有执曰:喘者,气逆于上,故呼吸不顺而声息不利也。微者,声息缓,不似大喘之
气急也。以表尚在,不解其表,则喘不可定,故用桂枝解表,加厚朴利气,杏仁下气
,所以为定喘之要药。
喻昌曰:此风邪误下作喘治法之大要。其寒邪误下作喘,当用麻黄、杏仁、石膏、甘
草,即此可推。又曰:微喘表未解,则是表邪因误下上逆,与虚证不同。
程应旌曰:喘之一证,有表有里,不可不辨。下后汗出而喘,其喘必盛,属里热壅逆
火炎故也。下后微喘,汗必不大出,属表邪闭遏气逆故也;仍用桂枝汤解表,内加朴
杏以下逆气。
魏荔彤曰:凡病人素有喘证,每感外邪,势必作喘,故谓之喘家。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个,余依桂枝汤方。 【按】
戴原礼曰:太阳病有喘咳,无汗喘者,宜麻杏石甘汤;有汗喘者,宜桂枝加厚朴杏仁
汤;无汗咳者,宜小青龙汤。少阳病无喘有咳,咳者,宜小柴胡汤加五味干姜。阳明
病无咳有喘,内实喘者,宜大承气汤;下利者,宜葛根黄芩黄连汤。三阴惟少阴有喘
咳,喘者宜四逆汤加五味干姜;咳者阴邪下利,宜真武汤加五味干姜。阳邪下利,宜
猪苓汤,然喘皆危候也。
38
太阳病,下之,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注】
太阳病,表未解而下之。里实者,邪陷则为结胸,大陷胸汤证也;里虚者,邪陷则为
下利,桂枝人参汤证也。胸实者,邪陷则为胸中痞?,气上冲咽喉,不得息,瓜蒂散
证也。今胸虚邪陷于胸,故但为气上冲,是表尚未罢,然无壅满不得息痞?之证,故
不可吐下,仍当解表,可与桂枝汤,如法汗之。使陷胸之邪,不受外束,胸中之气,
得以四达,自不致内壅而上冲矣。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也。
【集注】
方有执曰:气上冲者,阳主气而上升,风属阳邪,下后入里乘虚而上冲也。若不上冲
,则非阳邪可知,故不可与。
39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
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注】
病如桂枝证,乃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也。今头不痛,项不强,是桂枝证
不悉具也。寸脉微浮,是邪去表未远,已离其表也。胸中痞?,气上冲喉不得息,是
邪入里未深而在胸中,必胸中素有寒饮之所致也。寒饮在胸,不在肌腠,解肌之法,
无可用也。痞?在胸,而不在心下,攻里之法,亦无所施,惟有高者越之一法,使胸
中寒饮,一涌而出,故宜吐之以瓜蒂散也。
【集注】
程应旄曰:痞?一证,因吐下者为虚,不因吐下者为实。实邪痰饮填塞心胸,中、下
二焦为之阻绝,自不得不从上焦为出路。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是也。 汪琥曰:伤寒一病,吐法不可不讲,所以仲景以此条特出之太阳上篇者,以吐不宜迟
,与太阳汗证之法相等,当于二三日间,审其证而用此法也。
沈明宗曰:素有痰饮内积,稍涉风寒,引动其痰,即外如桂枝汤证,但无头痛项强,
知非风邪中表矣。
张锡驹曰: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邪挟寒饮从太阳之气而上越也。
瓜蒂散方
瓜蒂(熬黄)一分 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
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服,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 可与瓜蒂散。
【方解】
胸中者,清阳之府。诸邪入胸府,阻遏阳气,不得宣达,以致胸满痞?,热气上冲,
燥渴心烦,嗢嗢欲吐。脉数促者,此热郁结也;胸满痞?,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手足
寒冷,欲吐不能吐,脉迟紧者,此寒郁结也。凡胸中寒热与气与饮郁结为病,谅非汗
下之法所能治,必得酸苦涌泄之品,因而越之,上焦得通,阳气得复,痞?可消,胸
中可和也。瓜蒂极苦,赤豆味酸,相须相益,能疏胸中实邪,为吐剂中第一品也。而
佐香豉汁合服者,借谷气以保胃气也。服之不吐,少少加服,得快吐即止者,恐伤胸
中元气也。此方奏功之捷,胜于汗下,所谓汗、吐、下三大法也。今人不知仲景、子
和之精义,置之不用,可胜惜哉!然诸亡血虚家,胸中气液已亏,不可轻与,特为申
禁。
40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
,以下之太早故也。
【注】
此总释结胸与痞?之因也。中风阳邪,故曰病发于阳也。不汗而反下之,热邪乘虚陷
入,因作结胸。伤寒阴邪,故曰病发于阴也。不汗而反下之,热邪乘虚陷入,因作痞
?。所以成结胸与痞?者,以表未解而下之太早故也。病发于阴,不言热入者,省文
耳。然病发于阳而误下者,未尝无痞?;病发于阴、而误下之,亦时成结胸。良由人
之气体不同,或从实化,或从虚化也。
【集注】
张兼善曰:风邪入里则结胸,寒邪入里则为痞。然此皆太阳病之所由来,非别阴证阳
证也。
41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
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
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
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跻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按】
「数则为虚句」,疑是衍文。
【注】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邪脉也,数则为热邪脉也,动则为诸痛脉也。头痛发
热,太阳证也。热蒸于阳,阳虚则自汗出,热蒸于阴,阴虚则盗汗出,阴虚当恶热,
今反恶寒,故知此非阴虚之盗汗,乃表未解之盗汗,微微而出也。表未解当解表,医
反下之,遂使动数之热脉变为寒迟,盖动数乃表邪欲传,因下而逆于膈中,故不传而
脉亦变也。表客阳邪,乘胃空虚,陷入胸膈而拒痛,短气不能布息,烦躁,心中懊?
,心下因?,径从实化而为结胸矣。法当以大陷胸汤主之。若不从实化,不成结胸,
但头汗出至颈,余处无汗,则热不得越也。小便不利,则湿不得泻也,热湿合化,故
身必发黄也。
【集注】
成无己日:动数变迟,而浮脉独不变者,以邪结胸中,上焦阳分,脉不得而沉也。
朱震亨曰:太阳病、表未解而攻里,里已虚矣。虽见浮而动数之阳脉,一经误下,则
必变为迟阴之脉矣。胃中空虚,短气躁烦,虚之甚矣。借曰:阳气内陷,心中因?而
可迅攻之乎?大陷胸之力,不缓于承气,下而又下,宁不畏其重虚耶!即阳病实邪下
后,若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者,亦以栀子豉汤吐胸中之邪可也。况太阳误
下后,明有虚证乎?【按】震亨所论治,以栀子豉汤吐之,亦是未成结胸,从胸虚有
热而化者宜也。若从胸虚有寒而化者,不论已成未成结胸,则又当从活人书温补法矣
,不可混施也。
方有执曰:太阳之脉本浮,动数者亦传也。太阳本自汗,而言微盗汗,本恶寒,而言
反恶寒者,稽久而然也。膈,心胸之间也。拒,格拒也。言膈气与邪气相格拒而为痛
也。客气,邪气也。短气,促气不能布息也。懊?,心为邪乱而不宁也。阳气,客气
之别名也,以本外邪,故曰客气。以邪本风,故曰阳气。以里虚因而陷入,故曰内陷
。自若不结胸句至末,以变之轻者而言也。
大陷胸汤方
大黄(去皮)六两 芒硝一升 甘遂(另碾)一钱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
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集解】
方有执曰:上焦有高邪,必陷下以平之,故曰陷胸汤。平邪荡寇,将军之职也,以大
黄为君;咸能软坚,以芒硝为臣;彻上彻下,破结逐水,以甘遂为佐;惟大实者,乃
为合法。如挟虚或脉浮,不可轻试。
42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
少腹?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互发其义,以详其证治也。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津液伤矣。不大便五
六日,胃府燥矣。舌上燥渴,胃中干也。日晡潮热,胃热盛也。从心下至少腹,?满
而痛不可近者,谓胸腹之中上、下俱?满结实大痛,手不可近,故以大陷胸汤主之无
疑也。
【集注】
『内台方议』曰:「日晡所」作「日晡所发」。
方有执曰:此明结胸有阳明内实疑似之辨。晡,日加申时也。小有,微觉有也。盖不
大便,燥渴,日晡潮热,从心下至少腹?满而痛,皆似阳明内热。惟小有潮热,不似
阳明大热之甚。所以阳明必以胃家实为主,而凡有一毫太阳证在,皆不得入阳明例者
,亦以此也。
程知曰:太阳结胸兼阳明内实,故用大陷胸汤,由胸?以及肠胃,皆可荡涤无余。若
但下肠胃结热,而遗胸上痰饮,则非法矣。
吴人驹曰:一腹之中,上、下邪气皆盛,证之全实者,其脉常沉伏,不可生疑畏,惟
下之,而脉自渐出也。
43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注】
大结胸,邪重热深,病从心下至少腹,?满痛不可近,脉沉实,故宜大陷胸汤,以攻
其结,泻其热也。小结胸,邪浅热轻,病正在心下?满,按之则痛,不按不痛,脉浮
滑,故用小陷胸汤以开其结,涤其热也。
【集注】 程应旄曰:按陷胸条曰:心下痛按之石?。又曰:心下满而?痛。此曰:病正在心下
。则知结胸不拘在心下与胸上,只在痛不痛上分别,故痞证亦有心下?者,但不痛耳
。
张锡驹曰:汤有大小之别,证有轻重之殊。今人多以小陷胸汤治大结胸证,皆致不救
,遂诿结胸为不可治之证。不知结胸之不可治。只一二节,余皆可治者,苟不体认经
旨,必致临时推诿,误人性命也。
魏荔彤曰:小结胸无实热之邪,但微热而挟痰饮为患。故虽结胸而不能高踞胸巅,但
正在心下而已;不能实力作痛,惟按之痛而已;诊之不沉而深,惟浮而轻浅而已;不
能作石?,惟虚而结阻而已,所以大陷胸汤不应用,而另设小陷胸汤,高下、坚软、
轻重、沉浮之间,病机治法昭然已。又云:痞阴邪,结胸阳邪,然于阳邪中又有大小
之分,学者审之,于凡寒热杂合之证,无大实大热。俱宜斟酌下法,勿孟浪也。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 半夏(洗)半觔 栝蒌实(大者)一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
【方解】
黄连涤热,半夏导饮,栝蒌润燥下行,合之以涤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攻虽不峻,
亦能突围而入,故名小陷胸汤。分服三服,乃缓以治上之法也。
44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
伤寒表不解,误下成痞,此其常也。伤寒或有因误下而成结胸者,乃其变也。今伤寒
六七日,结胸不因误下而成此热实之证,若脉沉紧,里实脉也。心下痛,按之右?,
里实证也。此为脉病皆实,故以大陷胸汤主之也。
【集注】
喻昌曰:「热实」二字,形容结胸之状甚明,见邪热填实于胸而不散漫也。浮紧主伤
寒无汗,沉紧主伤寒结胸,此与中风之阳邪结胸回别,所以不言浮也。又曰:阳邪误
下成结胸,阴邪误下成痞。然中风间有痞证,伤寒间有结胸证,又不可不知。 程应旄曰:虽曰阳邪内陷,然「阴阳」二字从虚实寒热上区别,非从中风伤寒上区别
。表热盛实转入胃府,则为阳明证;表热盛实不转入胃府,而陷入于膈,则为结胸证
。故不必误下始成也。不因下而成结胸者,必其人胸有燥邪,以失汗而表邪合之,遂
成里实。观此条曰:伤寒六、七日,又曰:脉沉而紧,则可知矣。
汪琥曰:或问脉沉紧,焉知非寒实结胸?答曰:胸中者,阳气之所聚也。邪热当胸而
结直至心下,石?且痛,则脉不但沉紧,甚至有伏而不见者,乌可以脉沉紧为非热耶
?大抵辨结胸之法,但当凭证最为有准。
45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按】
无热证之下,与三物小陷胸汤,当是「三物白散」,「小陷胸汤」四字,必是传写之
误。桔梗、贝母、巴豆三物,其色皆白,有三物白散之义,温而能攻,与寒实之理相
属;小陷胸汤,乃栝蒌、黄连,皆性寒之品,岂可以治寒实结胸之证乎?「亦可服」
三字,亦衍文也。
【注】
结胸证,身无大热,口不燥渴,则为无热实证,乃寒实也,与三物白散。然此证脉必
当沉紧。若脉沉迟或证见三阴,则又非寒实结胸可比,当以枳实理中汤治之矣。
【集注】
王肯堂曰:热实结胸,及寒实结胸,『活人书』不拘寒热,但用陷胸汤,不差者用枳
实理中丸,即应手而愈。
方有执曰:寒以饮言,饮本寒也,又得水寒,两寒搏结而实于胸中,故谓无热证也。
程知曰:结胸有大小之别,寒热之异,不得概用硝黄也。
郑重光曰:水寒结实在胸,则心阳被据,自非细故,用三物白散下寒而破结,皆不得
已之兵也。
三物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一分 贝母三分
右件二味为末,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
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方解】
是方也,治寒实水结胸证,极峻之药也。君以巴豆,极辛极烈,攻寒逐水,斩关夺门
,所到之处,无不破也;佐以贝母,开胸之结;使以桔梗,为之舟楫,载巴豆搜逐胸
邪,悉尽无余。膈上者必吐,膈下者必利。然惟知任毒以攻邪,不量强羸,鲜能善其
后也。故羸者减之,不利进热粥,利过进冷粥;盖巴豆性热,得热则行,得冷则止。
不用水而用粥者,藉谷气以保胃也。
46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
胸?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若胸?满?者,此结胸也。今不满?,复往来寒热者,乃少
阳表里病,非结胸也,当与大柴胡汤两解之。但结胸证,亦有水结者,水结胸不但表
无大热,里亦无大热也。有结胸状,头微汗出者,此水停于胸,为热气上蒸使然也。
故曰水结在胸?也。亦以大陷胸汤主之,饮热并攻也。
【集注】
方有执曰:水即饮也,以不实?,故曰水结。胸?亦里也,以热结不高,故曰在里。
程知曰:此言热结于里兼少阳者,则不宜陷胸;水结于胸者,虽无大热,犹宜大陷胸
也。
程应旄曰:大柴胡与大陷胸,皆能破结。大柴胡之破结,使表分无留邪;大陷胸之破
结,使里分无留邪。
林澜曰:此言水结胸之与热结在里不同也。十余日,邪深入府之时,然热结在里,而
犹有半表半里之邪,作往来寒热者,必以大柴胡两解之。若但胸?结满,初无大热,
收敛入内者,此亦不得为大柴胡证,必水结胸?也。何以知之?水结胸者,头汗出,
今但头微汗,为水结胸明矣。与大陷胸汤。
47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注】
结胸从心上至少腹,?满痛不可近,则其势甚于下者,治下宜急攻之,以大陷胸汤。
结胸从胸上,满?项强,如柔痉状,则其热甚于上者,治上宜缓攻之,以大陷胸丸直 攻胸肺之邪。煮服倍蜜,峻治缓行,下而和之,以其病势缓急之形既殊,汤丸之制亦
异也。故知此项强乃结胸之项强,下之则和,非柔痉之项强也。
【集注】
成为己曰:项强者、为邪结胸中,胸膈结满,但能仰而不能俯,是项强也。
程知曰:项强如柔痉者,胸中邪气紧实,项势常昂,有似柔痉之状;然痉病身手俱张
,此但项强原非痉也,借此以验胸邪十分紧逼耳。
汪琥曰:下之则和者,言邪实去,胸中和而项自舒之意。若不云如柔痉,恐医人认以
为太阳经风寒之邪未解,反疑其当用发汗之药。殊不知项虽强,表证已解,里证甚急 ,治法宜下也。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觔 葶苈子(熬)半升 芒硝半升 杏仁(去皮、尖,熬黑)半升
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
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
效。禁如药法。
48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注】
结胸证,若脉大,是为胃实,知结热已实乃可下,下之则愈。今其脉浮大,是尚在表
,知热结未实,故不可下。若误下之,未尽之表邪复乘虚入里,误而又误,结而又结
,病热弥深,正气愈虚,则死矣。
【集注】
张兼善曰:结胸为可下之证,若脉浮大,心下虽结,表邪尚多,下之重虚其里,外邪
复聚则死矣。
程知曰:结胸亦有不可下者,宜审其脉以施治也。结胸为邪结上焦之分,得寸脉浮,
关脉沉或沉紧,则为在里可下也。若脉浮大,则邪犹在表,下之是令其结而又结也,
故死。
49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注】
结胸证悉具,谓?满而痛,结在膈之上下也。悉具者,谓胸之下,少腹之上,左右两
?,无不?满而有痛也。较之大结胸为尤甚,此时宜急下之,或有生者;若复迁延,
必至邪胜正负,形气相离,烦躁不宁,下亦死,不下亦死矣。
【集注】
方有执曰:结胸证全具,已主死矣。而更加以烦躁,即不再下,亦主死也。
程应旄曰:结胸证,妄下不可,失下亦不可。总在适当其宜,则去邪即所以安正也。
魏荔彤曰:此条乃承上条脉见浮大而言。必结胸证具,脉兼见浮大,而加以烦躁,方
可卜其死。不然,烦躁亦结胸证中之一也,何遽云死耶!
50
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
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注】
邪结三阳,名曰结胸;邪结三阴,名曰藏结。二者皆下后邪气乘虚入里所致,而其脉
与证之状则不同。其?满而按之痛,结胸证也。寸脉浮、关脉沉,结胸脉也。寸浮主
胸主表,关沉主胃主里,是知其邪由胸表陷入胃里而结也。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
时下利,藏结证也。寸脉浮、关脉细小沉紧,藏结脉也。细小沉紧主藏结寒痛,是知
其邪由胸表陷入藏里而结也。藏结虽?满而痛,如结胸状,然结胸病,属里壅塞,必
不能饮食;藏结病,属里空虚,故饮食如故。结胸属实热,故?痛不大便而脉沉石;
藏结属虚寒,故?痛下利而脉细紧也。舌上白胎滑者,胸中无热可知:藏结阴邪,得
之为顺,尚可以理中辈温之。结胸阳邪,得之为逆,不堪攻下,故难治也。
【集注】
成无己曰:气宜通也,以塞故痛。邪结阳分,则阴气不得下通;邪结阴分,则阳气不
得上通,故知二者,皆按之痛?也。
方有执曰:此设问答以明结胸、藏结之同异。藏结之时时下利者,阴邪结于阴藏,而
寒甚也。以寒甚,故脉小细紧,此其所以不同也。盖结胸以阳邪结于阳,藏结以阴邪
结于阴故也。
汪琥曰:结胸证,其人本胃中有饮食,下之太早,则食去不尽,外邪反入,结于胸中
,以故按之则痛,不能饮食。藏结证,其人胃中本无饮食,下之太过,则藏虚,邪入
与寒结于阴分,所以状如结胸,按之不痛,能饮食,时下利也。
魏荔彤曰:人知此条为辨结胸,非指藏结而论,不知正谓藏结与痞有相类,而与结胸
实有不同。盖结胸阳邪也,痞与藏结阴邪也。痞则尚有阳浮于上,藏结则上下俱无阳
,是皆误下、误吐之过也。
【按】
此条「舌上白胎滑者难治」句,前人旧注皆单指藏结而言,未见明晰,误人不少。盖
舌胎白滑,即结胸证具,亦是假实;舌胎干黄,虽藏结证具,每伏真热。藏结阴邪,
白滑为顺,尚可温散;结胸阳邪,见此为逆,不堪攻下,故为难治。由此可知,著书
立论,必须躬亲体验,真知灼见,方有济于用。若徒就纸上陈言,牵强附会,又何异
按图索骥耶?
51
病?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注】
病藏结之人,若?下素有痞连在脐旁,新旧病合,痛引少腹,入阴筋者,其邪又进厥
阴,乃属藏结之死证也。
【集注】
程知曰:宿结之邪,与新结之邪交结而不解,痞连脐旁,脾藏结也;痛引少腹,肾藏
结也。自?入阴筋,肝藏结也;三阴之藏俱结矣,故主死。
52
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注】
藏结无三阳证。不发热,无太阳也;不往来寒热,无少阳也;其人反静,无阳明也。
舌胎滑白,胸中有寒,故可温不可攻也。
【集注】
方有执曰:胎滑本丹田有热、胸中有寒而成。然丹田阴也。胸中阳也。热反在阴而寒
反在阳 ,所以为不可攻也。
程知曰:经于藏结白胎滑者,只言难治,未尝言不可治也。只言藏结无热舌胎滑者,
不可攻,未尝言藏结有热舌胎不滑者,亦不可攻也。意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之证,
必有和解其热,温散其寒之法。俾内邪潜消,外邪渐解者,斯则良工之苦心乎!
53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
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
自覆者;若水以潠之洗之,益令热被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
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注】
病在阳,谓病发于阳而身热也。此应以汗解之,而反以冷水选之灌之,则身热虽被劫
而暂却,然终不得去,故热烦益甚也。水寒外束,肤热乍凝,故肉生肤粟,热入不深
,故意欲饮水反不甚渴也,故以文蛤散内疏肤热。若不差,与五苓散外解水寒;则皮
粟、身热当解矣。若不解且恶寒,引衣自覆,是尚有表也。当以桂枝汤汗解之。假令 服桂枝汤,汗已出,热粟俱解,而腹中增痛,又为表已和里未调也,宜与桂枝汤倍加
芍药,调里以和其表。若渴欲饮水而不腹痛,则不须调太阴里,而仍当调太阳府矣,
宜仍取乎五苓也。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
右一味,为散,沸汤和一钱匕服,汤用五合。
【按】
文蛤即五倍子也。
音切
强群养切 恶污去声 中音众 啬音色 淅音锡 翕音吸 ?音父 咀音苴 去上声 滓音第 歠与啜同 覆芳救切 ?音蛰 差与差同 谐音鞋 噤渠饮切 剧音屐 传音啭 为去声 识与志同 干音干 散上声 和去声 悸音季 灌音贯 更去声 痞音否 ?音硬 颈音景 羸音雷 养上声 糜音迷 咽音咽 数音朔 懊影考切 ?音农 燥音扫 晡布胡切 痉音泾 潠心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