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作者:黄帝 (上古) 收藏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人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岐伯日: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律;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天暑衣厚则股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由股理团,气湿不行,水本留于膀眈,则为溺与气。五藏六府,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喉,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藏六府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育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违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政腰背痛而胶以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眈,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分享到:
上一篇: 胀论第三十五
下一篇: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940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