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十地经论
相关信息:阅读此书 收藏

 

        本论作者世亲本来是小乘学者,后在阿瑜陀国听人读诵《十地经》而信仰大乘(《西域记》卷五,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第二十二章)。他所作的这一部论在中国佛教教义发展史上曾起过相当的作用。汉译者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原来都是世亲一系的学者,世亲和安慧的著述最初由他们传到中国。《历代三宝纪》依《宝唱录》说此论原来是流支和摩提分别翻译,后人合为一本,但依崔光所作论序,未有此说。

简介


【十地经论】

        (梵Daśabhūmi-vyākhyāna,藏Sabcu-pah!I rnam-pai bs/ad-pa)略称《十地论》。世亲造,内容是解释《华严经》〈十地品〉的经义。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六册。在中国有汉、藏两种文字译本。汉文译本作十二卷,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同译,佛陀扇多传语,于西元508年夏译出。藏文译本,由藏族译师智军、德积和印度的妙吉祥藏、慧胄同译,译出年代不详,大略在西元八世纪后半。

        本论的内容︰汉译本卷一至卷三,释十地中的初欢喜地,分为序分、三昧分、加分、起分、本分、请分、说分、较量胜分八分。卷四释第二离垢地,分为发起净分、自体净分二分。卷五释第三发光地,分为起厌行分、厌行分、厌分、厌果分四分。卷六释第四焰慧地,分为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分、清净分、对治修行增长分、彼果分四分。卷七释第五难胜地,分为胜慢对治分、不住道行胜分、彼果胜分三分。卷八释第六现前地,分科和五地相同,在前第四地中所说的是对治由于人我执引生的悟解法的增上慢,第五地中说对治在清净中相续不同的增上慢,而在这第六地中则说对治由于法我执所成的杂染清净分别的增上慢。卷九释第七远行地,分为乐无作行对治、彼障对治、双行、前上地胜、彼果五分。卷十释第八不动地,分为总明方便作集地分、得净忍分、得胜行分、净佛国土分、得自在分、大胜分、释名分七分。卷十一释第九善慧地,分为法师方便成就、智成就、入行成就、说成就四分。卷十二释第十法云地,分为方便作满足地分、得三昧满足分、得受位分、入大尽分、地释名分、神通力无上有上分、地影像分、地利益分八分。

评价


        《十地经》文比较难解,相传鸠摩罗什译《十住经》(即《十地经》)时,疑难犹豫一个多月未能动笔,后来他的师父佛陀耶舍来到长安以后,两人共同讨论才明确了辞句义理。世亲这部释论不仅使经文的义理得以纲举目张,而且从经文中发掘出许多新义为后来大乘教义发展的张本。

        首先,论中举出六相以释经文中各种十法的意义。这六相是从初地菩萨第四愿中菩萨方便行的经文提出来的。汉译经文(卷一)所举六相之名为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这六相的释义在后来华严宗的著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次,论中解释五地菩萨为饶益一切众生要善知世间的一切文学、学术等,对于这些世间的学术如文字、论典、算术、医方等等特别说人类为了消除外界的各种障害的对治。这种说法体现了《华严经》文(八十卷本,卷三十六)的涵义,使佛法和世法有所会通。

        最后,论中解释有支缘起和大乘观法(第六地)。如卷三释缘起(原译作因缘)有三类︰(1)自相,包括名色至有。(2)同相,即生、老、病、死等过患。(3)颠倒相,指众生不觉为我我所而受苦恼。此中自相又有三种︰(1)异熟相(原译报相),即与名色俱生的阿赖耶识。(2)彼(指阿赖耶识)因性相,即指名色,与彼不离故,又依彼共生起故。(3)彼果次第相,即从六入至有各支。

        卷八释六地时,则依缘起(原译因缘集)立三种观门︰(1)成立、答难和相的建立,这也叫做有支相随(原译次第)缘起观。(2)胜义谛的建立,即指经文‘三界唯心’。(3)世俗谛的建立,又分六观︰(1)杂染依止观,所谓十二有支皆依一心。(2)因观,又分他因观、自因观二种。(3)摄过观,即以烦恼道、业道、苦道三者摄苦因苦果。(4)护过观(断除过患),说防护三种过患。(5)不厌厌观,对于细苦粗苦心生厌离。(6)深观,依龙树《中论》〈观因缘品〉‘诸法不自生’一颂而作解释。此外,论中又举大悲随顺观,分四种︰(1)愚痴颠倒,摄成立、答难、相观。(2)余处求解脱,摄胜义谛观和杂染依止观,指凡夫不知三界唯心,不于阿赖耶及转识中求解脱,而于余处我我所中求解脱。(3)异道求解脱,摄因观至不厌厌观。(4)求异解脱,摄深观。又举一切相智分别观,分九种,亦如上相配合。

        本论自译出后即由道宠、慧孕弘阐发扬而形成为地论师,在西元六世纪中分为南道、北道两派,盛极一时。后来本论义理为一部分禅家所吸收,并促成中国初唐时华严宗的成立(贤首的《探玄记》引用本论甚多)。又本论释经,纲举目张,要言不烦,对后来注释经典的体裁颇有影响。

        本论的注疏,有隋·慧远的《义记》十四卷(现存八卷)。唐·法藏也有《疏》若干卷,佚名《注十地论》二十卷(以上佚)。佚名《十地五门实性论》六卷(现存一卷)。又敦煌出土古写本中有北周·保定五年(565)写本法上后记的《十地义疏》第三卷,释论之初地后半及第二地。国外也藏有敦煌写本释初地一部分(阙首尾)的《义疏》(笔迹与上本相同)和《十地义记》卷第一的另本(敦煌写本)。以上三种都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内。 (郭元兴)

影响


◎附︰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七章(摘录)

        《十地经论》一书的影响尤为广泛。晋宋以来,大乘学者都注意通经,那时除讲《大品》、《维摩》、《涅盘》之外,还讲《十地经》。这部经翻译过几次,因而很早就有人研究。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十地经论》既是印度菩萨世亲对《十地经》的解释,当然是最有权威的了。论中讲述的义理,确也有特殊之处︰上既与《般若》相贯,下又为瑜伽开宗。这一特点是非常鲜征。‘十地’原是配合‘十度’来讲的,在第六地配合智度时,经文提出了‘三界唯心’的论点,世亲对此做了很好的发挥。经文讲到十二缘起,世亲则解释为‘依于一心’;经文讲到‘还灭’,世亲又认为应从‘赖耶’及‘转识’求解脱,不应该从‘我’等邪见中求等等。这样,世亲就由‘三界唯心’的论点引申到了染(十二缘起)、净(还灭)都归于‘唯心’。当流支将此论译出以后,加上他大力宣传,引起了当时佛学界普遍的重视,竞相传习,逐渐形成为一类师说,此即所谓‘地论师’。

        菩提流支的翻译,开始时有些错误,如所译《楞伽经》、《宝积经论》等。后来的译籍,一般说还是译得相当好的。关于《地论》的翻译,据李廓录的原始记载,说是流支与勒那摩提合译的。经文前还附有北魏侍中崔术序文。其中也说,此论从永平二年到四年,由流支与摩提合作完成。此后,他们两人都讲过《地论》,因为理解不同,说法上也有分歧,从而形成两派,有了不同的传授。这样,就产生了一种传说,以为此论先是两人分译,其后才合拢来的。此说先见于《长房录》所引的《宝唱录》(原录已佚),到了道宣作《续高僧传》,更是大加渲染。如〈菩提流支传〉说︰‘当翻经日,于洛阳内殿,流支传本,余僧参助。其后三德,乃徇流言,各传师习,不相询访。帝弘法之盛,略叙曲烦。敕三处各翻,讫乃参校。其间隐没,互有不同,致有文旨,时兼异缀,后人合之,共成通部。’不仅是二人分译,而且是三人各译了。在〈慧犯〉中也有记载︰‘勒那初译十地,至后合翻,事在别传。光预沾其席,以素习方言,通其两诤,取舍由悟,纲领存焉。自此地论流传,命章开释。’这又似乎由慧央箭调解两家的分歧意见。还有记载得更加具体的〈道宠传〉说︰‘魏宣武帝崇尚佛法,天竺梵僧菩提流支初翻十地,在紫极殿,勒那摩提在太极殿,各有禁卫,不许通言。校其所译,恐有浮滥,始于永平元年,至四年方讫。及勘仇之,惟云“有不二不尽”,那云“定不二不尽”,一字为异,通其惊美。’这种传说,当然不足信。因为《地论》分量很大,译本计十二卷,十万言以上,加上开始翻译,困难很多,如‘器世间’译为‘盏世间’,足以说明其错译的一斑,如说两人在隔离的情形下各自译出,竟只有一字之差,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过为什么偏要说一字之差?这倒是可以推究一下。

        原来《十地经论》卷二有一个颂,其中两句是︰‘自体本来空,有不二不尽。’世亲在解释中说︰‘有二种颂(诵)︰(一)有不二不尽,(二)定不二不尽。此颂(诵)虽异,同明实有。’《地论》所译之经,现存有藏译本,也有梵本(一本为德人校印,又一本为日人校印),汉文则有五种译本(竺法护、罗什、晋、唐、尸罗达摩),据诸本对照的结果,可见在世亲时已经有两种本子流行︰一是世亲采用的‘有不二不尽’本,一是另一‘定不二不尽’本。所谓‘定’,就是‘寂’的意思。世亲的解释是,这两个本子虽然诵出不同,但意思还是一样。因为‘寂’就是灭诸烦恼,有寂的用,即应有用的体,可见体应为‘有’。世亲所说的‘二种颂’的‘颂’,就是诵读的‘诵’,指的两种读法,没有另外什么含义。由此看来,这‘一字之异’,并非翻译上的差别,而是世亲对两种传本中不同诵读法的会释。后来由此引起了人们的误解,加上流支、摩提两家传承形成为《地论》的两个系统,因而附会成为上述关于翻译的故事。

评论 条 / 浏览

点击获取验证码